靖王李承锋再次造访宁国府,并且是直奔秦可卿而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就在宁荣两府私下传开了。
下人们交头接耳,猜测着这位权势熏天的王爷,到底是什么用意。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正和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说着话。
有小丫鬟进来,凑到鸳鸯耳边低语了几句。
鸳鸯听完,脸色微变,走到贾母身边,压低声音回禀。
贾母听了,眉头微微皱起,随即又舒展开来,淡淡道:“知道了。”
她没有多说什么,仿佛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但王熙凤却捕捉到了贾母那一瞬间的异样。
她心里暗自盘算。
靖王对秦可卿如此上心,难道真看上她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秦可卿毕竟是贾蓉的媳妇,是宁国府的人。
靖王若真动了心思,只怕会惹出乱子。
这对她和靖王的合作,会不会有影响?
王熙凤心思急转,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谈笑风生。
消息也传到了大观园里。
潇湘馆。
紫鹃正在给林黛玉整理书稿。
窗外,雪雁和几个小丫鬟在廊下叽叽喳喳。
隐约有“靖王爷”、“宁府奶奶”之类的字眼传来。
紫鹃眉头一蹙,走出去低声呵斥了几句。
小丫鬟们吐吐舌头,散开了。
紫鹃回到屋里,看到林黛玉正凭窗而立,望着窗外的翠竹,怔怔出神。
“姑娘,外面冷,仔细着凉。”紫鹃轻声道。
林黛玉回过神,轻轻叹了口气:“紫鹃,你说,这世间的男子,是不是都一般模样?”
紫鹃一愣,不知她为何突然发出这样的感慨。
“姑娘何出此言?”
“没什么。”林黛玉摇摇头,走到书案前,拿起笔,却久久没有落下。
她想起那日靖王来访的情景。
他看似温和,但那双眼睛里的审视和探究,让她感到不舒服。
他身上的那种权势和威压,更让她本能地想要远离。
现在又听说他频频去宁国府看望秦可卿……
林黛玉心里,莫名地生出一丝烦躁和厌恶。
她讨厌这种权贵之间的勾连和算计,更讨厌将女子当作玩物或筹码。
“罢了,不说这些烦心事。”林黛玉放下笔,“你去看看宝姐姐那里,有没有什么新鲜的画样子,我想描几张。”
“是,姑娘。”紫鹃应声退下。
蘅芜苑。
薛宝钗正坐在窗下,和莺儿一起理着为过冬准备的衣物。
她听莺儿说了外面关于靖王的传闻,脸上依旧是那副端庄平和的表情。
“姑娘,您说这位王爷,到底想做什么?”莺儿忍不住好奇地问,“先是来看咱们,又去看林姑娘,现在又老往宁府跑。”
薛宝钗手里动作不停,淡淡道:“王爷行事,岂是我们能随意揣测的。”
她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位靖王殿下,如今圣眷正隆,又是太上皇倚重之人。他若真对秦氏……”
她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如果靖王真看上了秦可卿,对宁国府,甚至对整个贾家,都未必是好事。
“那……咱们家那个官司,王爷说能帮忙,还算数吗?”莺儿有些担心。
薛宝钗抬起头,看了莺儿一眼:“王爷金口玉言,自然是算数的。只是,人情不是白来的。”
她拿起一件刚理好的蜜合色棉袄,仔细抚平褶皱。
“我们如今寄人篱下,凡事需得更加谨慎。王爷那边,且看着吧。”
她心里清楚,靖王抛出的橄榄枝,是带着钩子的。
薛家想要依靠靖王摆平官司,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个代价是什么,她不确定。
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小心应对。
不能轻易被卷入靖王和皇室的权力漩涡中。
午后,李承锋派人往荣国府送了两份礼物。
一份送往潇湘馆,指明给林姑娘,是几本市面上少见的诗集,还有一些精致的文房四宝。
另一份送往蘅芜苑,指明给薛姑娘,是一些南边新贡的料子,还有几样名贵的滋补药材。
礼物送得很是周到,名目是“靖王殿下偶得佳物,与两位姑娘共赏”。
消息传开,荣国府里又是一阵议论。
王熙凤得知后,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
平儿却有些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