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一章 《骨痕》(700万年前·非洲萨赫勒地带) (2/2)

许还并未完全意识到这场变革的重大意义。

月升时分,柔和的月光洒在湖畔,岩壁上慢慢地渗出了盐霜。托迈在湖边徘徊着,他突然发现了胫骨凹陷处蓄积的露水。

那一小汪露水,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截中空的骨管,让托迈首次体验到了“舀”的概念。他好奇地将骨管凑近嘴边,轻轻地吸了一口露水,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

托迈的母亲看到了他的举动,也走了过来。母亲用门齿啃咬骨棒边缘,她的动作看似随意,却无意间创造出了首个带刃口的工具。

在未来的显微镜下将会显示,这些齿痕的排列角度,与二十万年后的奥杜威石器有着0.3弧度的相似性。这看似偶然的行为,实则是人类进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子夜时分,雷暴突然降临。天空中电闪雷鸣,一道道闪电如同巨龙般划过夜空。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

族群中的沙赫人纷纷蜷缩在龟裂的玄武岩洞内,躲避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托迈在慌乱中,胫骨不小心卡在了岩缝间。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劈中了湖畔的金合欢树,刹那间,所有沙赫人都目睹了那簇跃动的蓝火在骨端游走。

虽然他们退化的犁鼻器尚未能理解燃烧的意义,但这一幕却深深地烙印在了他们集体视网膜上,成为了文明最初的魅影。那跳跃的火焰,仿佛是来自另一个神秘世界的使者,在黑暗中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与探索的种子。

雨季的第七天,托迈的异常举动引发了群体的效仿。五个幼崽开始像托迈一样,收集骨片与玄武岩碎块。

他们的指骨因为弯曲着抓握这些物品,出现了微骨折。在这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进化的天平在此刻开始剧烈地晃动。

因为在这些幼体中,有三只将因感染而不幸死去,但对于幸存者而言,他们的腕骨会增厚0.7毫米,而这正是未来能人制造石器所需的关键生理基础。

这是一场残酷的基因赌注,在自然的选择下,生命在不断地挣扎与适应中艰难前行。

当托迈用胫骨敲开龟壳时,他体内突变的MCPH1基因(注:脑容量调控基因)开始加速表达。

颅腔内的神经元突触以每分钟300个的速度疯狂生长着。其中一条连接小脑与枕叶的神经束,恰好构成了未来人类抽象思维的物理回路。

与此同时,在湖底沉积层深处,某粒来自火星的铱元素陨石正缓缓地释放着辐射,这辐射悄然地改写着他线粒体DNA的第16356位碱基。

这些微观世界里的变化,如同一场无声的革命,正推动着托迈向一个全新的物种方向进化。而这一切,都在这看似平静却又充满变数的雨季中悄然发生着。

最后一缕霞光缓缓地沉入湖面,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金色的纱幕所笼罩。托迈的尸体正被一只巨蜥拖向沼泽。他过度发育的脑颅,此刻却成了致命的负担。

直立的视野让他过早地发现了剑齿虎群,然而他却还未进化出相应的逃生速度。

他在这场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不幸地败下阵来。但在他僵直的掌骨间,仍紧紧地握着那根刻满齿痕的胫骨。那根胫骨,见证了他短暂而又充满意义的一生,也承载着人类进化的希望。

三个月后,当迁徙的族群重返此地,某个雌性幼崽在淤泥中发现了半埋着的骨棒。她好奇地捡起骨棒,就在这时,她体内突变的FOXP2基因(注:语言相关基因)突然被激活。

她的喉间迸发出首个具备明确指向性的音节。这个音节,穿透了七百万年的漫长时光,最终在2025年3月6日19点43分,被上海同步辐射中心的量子计算机破译为:“回家。”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