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方向,不能再局限于辽东、辽西这弹丸之地。”
蹋顿皱着眉头问道:“那兄长认为,我们该往何处发展?”丘力居走到地图前,手指向北方,说道:“这里,北方广袤的草原。那里水草丰美,地域辽阔,足以让我们的族人繁衍生息,壮大实力。等我们在北方站稳脚跟,实力足够强大时,再回过头来图谋中原也不迟。”
苏仆延担忧地说:“可北方也有其他游牧部落,他们会轻易让我们占据那里吗?”丘力居微微一笑:“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策略了。我们可以先与一些弱小的部落结盟,共同对抗强大的部落。同时,我们还要提升自身的实力,改进我们的军事装备和战术。”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蹋顿和苏仆延终于被丘力居说服。三人达成共识,决定按照丘力居的计划行动。首先,丘力居挑选了几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厚礼前往洛阳,向大汉朝廷表达乌桓愿意协助平叛黄巾起义的诚意。使者临行前,丘力居再三叮嘱:“你们此去,务必言辞恳切,让朝廷相信我们的诚意。记住,我们的目的是换取信任和支持,为我们的发展争取时间和空间。”
与此同时,丘力居开始在乌桓族内部进行整顿。他下令停止对汉人的骚扰和掠夺,严格约束部下的行为。同时,他召集族中的工匠,研究改进兵器和装备。他想起在游戏中看到的一些先进兵器,便将大致的样子描述给工匠们听,让他们尝试制造。
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丘力居还改革了军事训练方法。他借鉴现代的军事训练理念,制定了一套系统的训练计划,包括骑射、格斗、战术配合等方面。他亲自挑选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士兵,组成了一支亲卫队,按照新的训练方法进行严格训练,作为日后乌桓军队改革的样板。
在等待使者消息的日子里,丘力居也没有闲着。他深入乌桓各部落,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他发现,乌桓族的百姓生活困苦,主要是因为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于是,他派人前往中原,购买一些先进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并邀请一些中原的工匠和农民,来乌桓传授生产技术。
不久后,前往洛阳的使者传回消息,大汉朝廷对乌桓的提议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朝廷虽然对乌桓的诚意还有些怀疑,但在当前黄巾起义的严峻形势下,也愿意尝试与乌桓合作。朝廷要求乌桓先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协助汉军作战,以证明其诚意。
丘力居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他立刻挑选了五千名精锐的乌桓突骑,由蹋顿亲自率领,前往中原协助汉军平叛。临行前,丘力居对蹋顿说:“兄弟,此去务必谨慎行事。要听从汉军将领的指挥,但也要保护好我们的兄弟。这是我们乌桓族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蹋顿领命而去,丘力居则继续在柳城为乌桓族的未来做着准备。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只要乌桓族能够团结一心,按照既定的计划发展,就一定能够摆脱被灭亡的命运,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未来,他还要面对曹操、公孙瓒等强大的对手,为乌桓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战。而此刻,他已经迈出了改写历史的第一步,整个乌桓族的命运,也将因为他的穿越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