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东没有解释,直接拿起扳手,精准地找到问题点——一个设计不合理的密封结构。他三两下拆开故障部位,对旁边的技术员说:“去仓库拿O型圈,要氟橡胶材质的,尺寸是...“
技术员飞奔而去,很快带回所需零件。雷小东熟练地更换密封圈,重新组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得周围的工人目瞪口呆。
“雷总,您这是...“周齐也傻眼了。
“大学实习时在机床厂干过半年。“雷小东轻描淡写地说,拧紧最后一个螺栓,“试机吧。“
操作员按下启动按钮,冲压机轰然运转,这次再没有任何泄漏。
“神了!“老师傅竖起大拇指,“这毛病困扰我们好久了,厂家来了几次都没彻底解决!“
雷小东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小问题。继续生产吧。“
接下来的八个小时,雷小东全程守在车间。看着一块块粗糙的钢坯经过熔炼、铸造、冲压、机加工,逐渐变成矿机的各种部件。这种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让他着迷。
【叮!检测到宿主企业进入本市工业排行榜前十,获得抽奖机会一次!】
突然响起的系统提示音让雷小东一怔。他差点忘了这个奖励机制——每当小米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系统就会给予相应奖励。
“雷总?“周齐疑惑地看着突然走神的老板。
“你先去盯着熔炼工序。“雷小东摆摆手,“我去趟洗手间。“
走进卫生间单间,雷小东立刻调出系统界面。半透明的蓝色光幕上,一个金色转盘正在缓缓旋转,分为六个区域:
“抽奖!“雷小东在心中默念。
转盘飞速旋转。
“记忆金属?“
雷小东盯着系统面板上闪烁的文字,眉头微皱。深夜的办公室里,电脑屏幕的蓝光映在他略带疲惫的脸上。他本以为会抽到什么直接提升产能的黑科技,没想到是个材料配方。
【太空级合金记忆金属制造图:具有超强硬度(HRC65)、极轻密度(2.8g/cm3)及自主恢复特性。轻微变形可在常温下自动复原,严重变形加热至80℃即可恢复原状】
“等等...“雷小东突然坐直了身子,手指不自觉地敲击桌面,“HRC65?比航空铝合金还硬?密度只有钢的三分之一?“
他飞快调出几组数据对比——普通汽车钢材硬度HRC15-20,高端铝合金HRC40左右,而这玩意儿
“这哪是汽车材料,简直是装甲车级别!“雷小东猛地拍了下大腿,立刻调出系统说明仔细阅读。
越看,他的眼睛瞪得越大。这种金属不仅硬度和重量逆天,最变态的是那个“记忆“特性——车门被撞凹了,晒晒太阳就能自己鼓回来;轻微剐蹭连补漆都不用;就算严重变形,用热水浇一下就能复原...
“奔驰的魔术车身技术跟这一比,简直就是小儿科!“雷小东呼吸都急促起来。他立刻拨通了周齐的电话:“马上来我办公室,立刻!现在!“
十五分钟后,睡眼惺忪的周齐裹着羽绒服匆匆赶来,手里还拿着个保温杯:“雷总,出什么事了?矿机生产线那边...“
“不是矿机的事。“雷小东直接把电脑屏幕转向他,“看看这个。“
周齐揉了揉眼睛,凑近屏幕。起初他的表情还带着困意,但几秒钟后,嘴巴慢慢张大,最后几乎能塞进一个鸡蛋。
“这...这材料参数是真的?“周齐的声音都变调了,“自主恢复?这不可能!目前实验室里最好的记忆合金恢复温度也要200℃以上!“
雷小东神秘一笑:“我有个大学同学在材料研究所,这是他团队的最新成果,还没公开发表。“
周齐狐疑地看了老板一眼,但没多问。他太了解雷小东了,这位老板总能拿出些“神秘渠道“获取的黑科技。
“成本核算一下。“雷小东调出另一份文件,“这是原料配比。“
周齐掏出随身携带的计算器,噼里啪啦按了起来。算着算着,他突然停住:“铑?这玩意儿一克就要上千块啊!“
“占比多少?“雷小东早有准备。
“0.14%...“周齐继续计算,眉头渐渐舒展,“按单车用钢量五0kg计算...每辆车大概需要420克铑,材料成本增加...“他快速心算,“四万左右?“
雷小东摇摇头:“太贵。能不能找到替代品?或者减少用量?“
周齐又研究了一会儿配方:“其实...铑主要作用是催化记忆效应。如果我们将应用范围缩小到易损部位,比如前后保险杠、车门面板...“他眼睛一亮,“单车用量可以控制在50kg以内,铑用量不到70克,成本增加不到七千!“
雷小东快速盘算:十万元级别的车,增加七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