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章,公孙绣的战略推进与局势突变 (1/3)

在成功占领小沛的那一刻,公孙绣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锐利的目光迅速捕捉到周边局势的关键要点。下邳东南方向的海陵港空无一人,宛如一座待采的宝藏,而孙权的一支五千人部队正朝着曲阿方向仓皇撤退,显然是在之前的交锋中吃了败仗。与此同时,北海郡西边的临济港也处于无主状态,这两个地方在战略上极具价值,若能收入囊中,将极大地拓展公孙绣集团的势力范围,还能对孙权的军队形成战略包围之势。

公孙绣当机立断,立刻从下邳出兵两路。为了迅速将孙权大军打残打废,一路由简雍率领二百余人北上,目标直指临济港。简雍虽兵力不多,但行动敏捷迅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出色的行军策略,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插入临济港。另一路由公孙瓒带领一千余骑兵,直取无人防守的海陵港。公孙瓒骑术精湛,麾下骑兵皆是精锐,他们风驰电掣般冲向海陵港,很快便成功占领,将这个重要的港口纳入公孙绣集团的掌控之中。

此时的小沛,还残留着一些零星战斗,但很快就被清扫干净。在这场战斗中,公孙绣的军队还俘虏了敌将荀堪。荀堪智谋过人,虽为阶下囚,但公孙绣看中了他的才能,对他礼遇有加,期望能将其收归麾下,为自己效力。

战后,公孙绣仔细观察小沛和下邳的兵力情况。小沛有四万余人,下邳则拥兵八万余。为了尽快达成将孙权大军打残打废的目标,公孙绣决定继续向寿春城猛攻。据侦察得知,寿春城军械匮乏,仅有枪一两千、戟一两千,余下大多是剑兵。虽然寿春城拥兵八万余,但这些士兵战斗力低下,大多只有五的战斗力,在公孙绣看来,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此时的天下,局势错综复杂,仅剩下五个主要势力。东北方是公孙绣的势力,凭借着出色的战略布局和勇猛的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正南方的孙权,此时大军直入蜀中,已经占领了江州和成都,刘璋的势力岌岌可危,眼看就要走向覆灭。西北的马腾如日中天,在洛阳与驻守陈留城的公孙绣势力对峙,同时不断征伐曹操,曹操此时只剩下许昌、新野和汝南三城,处境艰难。还有刘琦,仅剩下襄阳城,在孙权大军的疯狂进攻下,苦苦支撑,苟延残喘。最后是西南的刘璋,还剩余云南、建宁、梓潼三城以及诸多关隘,也是摇摇欲坠。在这些势力中,最喜欢主动挑衅公孙绣的便是孙权,他不断地骚扰公孙绣的边境,让公孙绣极为恼火,决心要给他一个狠狠的教训,非把他打得不敢再轻举妄动不可。

公孙绣心中谋划着,若有可能,便一鼓作气,一路南下,先打完寿春,再攻打庐江,将孙权的军队一下子斩断为东西两块,然后全力东进,扫平建邺、吴城和会稽。目前,除了寿春有八万余人外,其他几座城都只有两三万兵力,在公孙绣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攻打起来应该不会太费劲。

为了以雷霆万钧之势顺利拿下寿春,公孙绣进行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她从平原城调来六万人援兵前往小沛,增强小沛的兵力,以便更好地支援前线作战。同时,从北海调兵六万去下邳,加强下邳的军事力量,作为进攻寿春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从南皮调兵六万去北海,确保北海的稳定,维持整个军事布局的平衡。

在军队出征方面,下邳出兵阵容强大。颜良、文丑、公孙瓒三人各领兵一万骑兵,他们皆是勇猛善战的将领,骑兵在他们的带领下,如三把利刃,随时准备撕开敌军的防线。贺齐领兵五千人的木兽部队,木兽在攻城战中威力巨大,是破城的关键力量。公孙绣自己也领兵一万一千人的木兽部队,亲自坐镇指挥,为军队注入强大的信心。赵云领骑兵一万出小沛,他的骑兵机动性强,能在战场上迅速穿插,给予敌军致命一击。此外,还有一只一万人的戟兵部队,以及张邈负责运输五万余人的军械粮草,为前线作战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然而,此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小沛虽然有战马三四万,但粮草不足,不过公孙绣决定先打再说,不能因为粮草问题而耽误战机。

战斗一开始就极不顺利。寿春的北面有一处隘口,极为狭长,仅能容纳一只部队通过,而且在隘口末端,孙权的军队放置了一座箭楼。这座箭楼宛如一颗钉子,牢牢地钉在隘口,若不赶快将其摧毁,后续部队通过隘口时,必将遭受极大的伤亡。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寿春的孙权军队虽然不精锐,但他们全部围在隘口通道里,利用狭窄的地形进行防守,让公孙绣的军队根本不好攻打。无奈之下,公孙绣亲自领兵,先去把隘口西北方的两座箭楼给毁掉,然后运用巧妙的战术,将敌军全引到空旷的地方。在空旷地带,公孙绣的骑兵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他们各种冲锋,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

战斗持续进行,打了一会儿,公孙绣的军队消灭了寿春好几只部队,也俘虏了三四个武将。然而,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突然传来消息,颜良的一万人伤亡太大,只剩下一千余人。更糟糕的是,负责运输军械粮草的张邈没带战马,而且不一会儿就病逝了,这导致四五万后备军和军械粮草的运输陷入了困境,前线的物资供应面临着严峻考验。好在公孙熙和张辽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