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扣。“她突然冷笑,“难升米刚才舔茶盏的动作,分明是在试探金箔真伪。“
四、丸都奇袭
丸都山城的月光洒在高句丽王陵的石兽上。姜维的藤甲兵如壁虎般贴在悬崖峭壁,他的左手握着新制的“飞虎爪“,右手展开丸都城防图。
“按诸葛亮丞相的'围三缺一'之法,“他低声对王平道,“待我攻入内城,你便率无当飞军从西门佯攻。“
王平点头,他的护心镜上倒映着城头的高句丽哨兵。这位日后镇守汉中的名将,此刻正将浸过麻药的弩箭装入连弩。
二更梆子响过,姜维的飞虎爪突然钩住女墙。他借力跃上城头,短刀如毒蛇出洞,瞬间解决三名哨兵。就在此时,城下突然传来战马嘶鸣——马超的铁骑提前发动了进攻!
“马孟起误事!“姜维暗叫不好,急忙吹响竹哨。五百藤甲兵如神兵天降,从各个隐蔽处杀入内城。高句丽守军慌忙点燃烽火,却发现烽火台早已被魏延的部下控制。
马超的虎头金枪挑落第十七个敌将,突然勒马停在高句丽王宫前。他望着青铜门楣上的“东明圣王“四字,想起当年父亲马腾与韩遂盟誓的场景。
“孟起且慢!“姜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高宫的密室可能藏有...“
话音未落,王宫地下突然传来闷雷般的轰鸣。整座宫殿剧烈摇晃,青铜梁柱如枯木般折断。姜维一把推开马超,两人滚下台阶时,身后的宫殿已被火焰吞噬。
“地道!“马超的狮盔上沾满了尘土,“高宫一定从地道逃走了!“
姜维取出怀中的《水经注》残卷:“地道应该通向...“他的手指突然顿在“沸流水“条目上,“不好!地道直通鸭绿江!“
五、黄海海战
黄海的浪涛拍打着“横海号“的船舷。黄忠的水师正在演练“雁行阵“,五十艘楼船如大雁展翅,在海面上划出白色航迹。
“老将军,发现倭国船队!“瞭望手的通报声中,三十艘倭国“遣唐使船“正扬起绘有日月纹的风帆。
黄忠冷笑:“来得正好。“他从怀中取出公孙绣的密旨,“按陛下吩咐,扣押所有倭船。“
倭国船队发现汉军动向,突然改变航向。黄忠的令旗挥动,楼船迅速结成“鹤翼阵“,将倭船围在中央。就在此时,一艘倭船突然起火,火势借着海风迅速蔓延。
“不好!是火攻!“裨将周泰的声音带着焦急。
黄忠却镇定自若:“传令各船喷洒鱼油!“他指向天空,“今日东南风,火攻只会烧他们自己!“
果然,喷洒过鱼油的楼船表面异常光滑,火箭难以附着。而倭国船队因风向突变陷入混乱,十余艘船在相撞中沉没。
“老将军神算!“周泰的眼中闪过敬佩之色。
黄忠却摇头:“这不是火攻,是倭国的'玉碎'之术。“他望着海面上漂浮的尸体,“通知各船严加戒备,谨防敌船自爆。“
六、盖马穷途
盖马大山的深处,高宫的青铜面具在月光下泛着血光。他的身边只剩下三百死士,每个人的衣襟上都绣着“死国“二字。
“大王,汉军已封锁所有山口。“亲卫的声音带着绝望。
高宫猛然扯下王袍,露出浑身的刀疤:“传我命令,焚毁所有典籍!“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高句丽可以灭亡,但高句丽的文字必须留存!“
与此同时,姜维的斥候营在一条隐秘的峡谷中发现了高句丽的藏经洞。洞壁上刻满了蝌蚪文,中央石台供奉着用金粉书写的《三国史记》。
“保护典籍!“姜维的令旗挥动,藤甲兵迅速在洞口布防。就在此时,洞顶突然传来巨石滚落的轰鸣——高宫启动了最后的自爆装置!
“快退!“姜维的喊声被爆炸声淹没。他抱着装有《三国史记》的檀木匣跃出洞口,回头时,整座藏经洞已被埋入山体崩塌的烟尘中。
七、平壤论功
平壤城的庆功宴上,公孙绣将黄金虎符授予姜维。这位天水麒麟儿的藤甲上还沾着盖马大山的泥土,他的怀中藏着半卷残损的《三国史记》。
“伯约之功,当封征东将军。“公孙绣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姜维正要推辞,殿外突然传来骚动。一名斥候浑身浴血冲了进来:“报!百济王扶余璋起兵反叛,已攻占带方郡!“
殿内瞬间死寂。马超按剑而起:“末将愿率铁骑踏平百济!“
公孙绣却摆手示意安静:“传朕旨意,将百济质子扶余丰押入天牢。“她的目光扫过众臣,“尔等可知,为何朕要留扶余丰性命?“
庞统羽扇轻摇:“陛下是要效仿光武帝对待匈奴质子之策。“
“正是。“公孙绣展开最新绘制的《海东郡县图》,“百济反叛不足为惧,朕要借此机会将朝鲜半岛彻底郡县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