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在公孙绣的命令下,率领大军继续在凉州纵横驰骋。此时,凉州剩下的主要据点为天水和武威,拿下这两座城,公孙绣便能彻底平定西凉,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为与曹操的最终对决增添雄厚的资本。
在武威临时搭建的营帐中,马超召集庞德、张郃等将领,以及随军谋士商讨作战计划。营帐中央,巨大的羊皮地图上详细标注着凉州的山川、河流与城池分布,周围的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庞。
马超率先开口,声音洪亮且坚定:“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已连下数城,但天水与武威乃凉州重镇,曹操必定重兵把守,不可掉以轻心。诸位有何破敌良策?”
庞德摸着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天水地势险要,城防坚固,正面强攻恐伤亡惨重。我听闻天水守将姜维,年少有为且智谋过人,但其初来乍到,根基未稳。我们可先派间谍入城,散布谣言,扰乱其军心,再寻机攻城。”
张郃点头表示赞同,补充道:“而武威方面,虽已被我们占领过一次,但曹操想必会增派兵力夺回并加固城防。我们可佯装主力进攻天水,实则暗中调遣精锐部队突袭武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马超采纳了两人的建议,迅速开始部署。他先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的间谍,携带重金与伪造的信件潜入天水城。这些间谍在城中四处散布谣言,说曹操对姜维不信任,准备临阵换将,又说公孙绣大军即将血洗天水。一时间,天水城内人心惶惶,士兵们也开始动摇。
与此同时,马超表面上大张旗鼓地准备进攻天水,调动大量兵马、攻城器械向天水进发。曹操得知消息后,果然将原本增援武威的部队调往天水,加强防守。而马超则暗中挑选了一万精锐骑兵,由庞德率领,绕道向武威疾驰而去。
庞德率领骑兵日夜兼程,马蹄声在西北的荒原上回响。他们避开了曹军的巡逻队,神不知鬼不觉地抵达了武威城下。此时的武威城,因曹操抽调兵力去天水,防守力量大大削弱。庞德一声令下,骑兵们迅速将武威城包围,发起猛烈攻击。
城墙上的曹军守将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惊慌失措。他们匆忙组织防御,但因兵力不足,难以抵挡庞德骑兵的凌厉攻势。庞德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带领士兵们爬上云梯,与城墙上的曹军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一番激战,庞德成功攻破武威城,曹军守将战死,残余部队投降。
而在天水这边,马超率领主力部队抵达城下后,并未急于进攻。他观察着城墙上的动静,发现城内士兵果然军心不稳,防守出现漏洞。马超决定趁热打铁,发动总攻。
马超亲自率领骑兵冲锋在前,士兵们推着攻城车,冒着曹军的箭矢和石块,奋勇向前。城墙上,姜维虽然竭力指挥士兵抵抗,但士兵们的士气已经低落,难以形成有效的防御。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之时,之前潜入城中的间谍趁机制造混乱,他们在城中四处放火,打开城门。马超见状,立刻率领骑兵冲入城中,与曹军展开巷战。姜维见大势已去,只好率领少数亲信突围而出。
马超占领天水后,并没有追击姜维,而是迅速安抚城中百姓,恢复秩序。他深知姜维是个人才,若能将其收归麾下,必能增强自己的实力。于是,马超派人四处寻找姜维的下落,并向他传达了公孙绣的诚意。
姜维在突围后,本想前往长安向曹操求援,但途中得知武威已失,自己已无退路。正在他彷徨之际,收到了马超的劝降信。姜维想到自己的抱负,又听闻公孙绣的雄才大略与求贤若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归降。
马超得知姜维归降,大喜过望,亲自出城迎接。姜维见到马超后,单膝跪地,说道:“久闻将军威名,今得遇明主,愿效犬马之劳。”马超连忙扶起姜维,说道:“伯约能来,实乃我军之幸。”
至此,天水和武威皆被公孙绣的军队占领,西凉地区基本平定。公孙绣得知消息后,亲自来到凉州,犒赏三军。她在武威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表彰了马超、庞德、张郃等将领的功绩,同时对新归降的姜维也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公孙绣站在武威城墙上,望着这片刚刚平定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她深知,西凉的平定只是统一天下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曹操在中原的势力依旧强大,未来的挑战更加艰巨。但她毫不畏惧,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她将继续率领着她的军队和谋士们,向着统一天下的目标奋勇迈进。
在西凉,公孙绣开始推行一系列治理措施。她任命马超为凉州刺史,负责凉州的军政事务。马超到任后,积极整顿吏治,选拔当地贤才,充实各级官府。同时,他加强了与少数民族部落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在经济方面,公孙绣下令减免百姓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她还在凉州设立了多个集市,促进贸易往来,使得凉州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此时,曹操在许昌得知西凉已被公孙绣平定,震惊之余,更是恼羞成怒。他深知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