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十四章:荆州攻略之江陵风云 (2/3)

>

战后,公孙绣和刘备按照约定,开始划分荆州的势力范围。公孙绣将目光投向了荆州九城中的江陵。江陵乃荆州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军事要地,也是经济繁荣之所。

刘备得知公孙绣有意江陵,心中虽有不舍,但碍于约定,也不好直接反对。他与诸葛亮商议后,决定先拖延时间,同时加强江陵的防御,以备不时之需。

公孙绣看穿了刘备的心思,她并不着急。一方面,她在荆州积极整军备战,加强城防建设,囤积粮草和兵器;另一方面,她派出使者,再次与刘备沟通,晓以利害,表明自己对江陵的志在必得。

在军事准备方面,公孙绣对军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她将军队分为多个兵种,包括骑兵、步兵、水军和弓兵,分别进行专业化训练。同时,她还设立了军事学堂,培养年轻的将领和军事人才。学堂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将领传授实战技巧,也有饱读兵书的学者讲解兵法谋略。

在经济方面,公孙绣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政策。她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农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同时,她还大力发展商业,修建道路和桥梁,促进物资的流通。在公孙绣的治理下,荆州和江东地区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此外,公孙绣还注重人才的招揽。她在各地张贴招募贤才的告示,广纳天下有识之士。许多有志之士听闻公孙绣的威名,纷纷前来投奔。其中,有一位名叫庞统的谋士,引起了公孙绣的注意。庞统才华横溢,智谋过人,与诸葛亮齐名,素有“凤雏”之称。公孙绣亲自拜访庞统,与他畅谈天下大事。庞统对公孙绣的见识和抱负深感钦佩,决定加入公孙绣的阵营。

随着庞统的加入,公孙绣的智囊团实力大增。庞统为公孙绣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他建议公孙绣联合马腾,共同对抗曹操,同时加强对内部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公孙绣对庞统的建议十分重视,一一采纳并付诸实施。

在公孙绣积极筹备攻打江陵之时,刘备也在江陵加强防御。他派张飞镇守江陵,同时在江陵周边设置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如拒马、鹿角、箭楼等,试图凭借坚固的城防阻挡公孙绣的进攻。

公孙绣得知刘备的防御部署后,与庞统等人商议对策。庞统建议道:“主公,江陵城防坚固,强攻必然伤亡惨重。我们可先切断江陵的粮草补给线,使其城内守军陷入困境,然后再发动进攻。”

公孙绣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她命令太史慈率领一支精锐水军,封锁江陵的水路交通,切断其粮草运输;同时,派赵云率领骑兵在江陵周边骚扰,破坏刘备的后勤补给。

在公孙绣的围困下,江陵城内的粮草逐渐匮乏,士兵们士气低落。张飞虽勇猛,但面对这种困境,也感到束手无策。

见时机已成熟,公孙绣决定发动总攻。她亲自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江陵进发。在攻城战中,公孙绣的军队采用了投石车、攻城塔等先进的攻城器械,对江陵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城墙上,张飞亲自督战,指挥士兵们奋力抵抗。他挥舞着丈八蛇矛,奋勇杀敌,试图击退公孙绣的进攻。但公孙绣的军队攻势太猛,江陵城的防线逐渐被突破。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公孙绣的军队终于攻破了江陵城。张飞在亲信的保护下,杀出重围,逃往刘备处。公孙绣顺利占领了江陵,她入城后,立即下令安抚百姓,恢复城中秩序。

占领江陵后,公孙绣在城中设立了都督府,任命能吏治理江陵。她还对江陵的城防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和完善,使其成为自己在荆州的重要据点。

然而,公孙绣深知,占领江陵只是她荆州攻略的第一步。荆州还有八座城在刘备手中,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她毫不畏惧,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信念,她将继续在荆州这片土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公孙绣顺利占领江陵后,并未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迅速投入到对江陵的治理与防御巩固当中。她深知,荆州其余八座城池仍在刘备掌控之下,刘备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场新的交锋随时可能爆发。

在江陵城内,公孙绣张贴安民告示,安抚百姓情绪,减免赋税,开仓放粮,一时间,城中百姓对她感恩戴德,民心渐稳。她还大力修缮江陵的城防工事,加固城墙,增设箭塔,储备大量的粮草、兵器,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战事做好充足准备。

与此同时,公孙绣着手对江陵周边地区进行整合。她派遣得力将领巡查各县,整顿吏治,清除刘备旧部残余势力,确保政令畅通。为了增强江陵的经济实力,公孙绣鼓励商业发展,重新规划市场布局,吸引各地商贾前来交易,一时间,江陵城内集市繁荣,店铺林立,物资流通日益频繁。

而刘备得知江陵失守后,怒不可遏。他与诸葛亮、张飞等人在营帐中商议对策,张飞暴跳如雷,叫嚷着要立刻带兵夺回江陵。诸葛亮则神色凝重,沉思良久后说道:“主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