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邻居的试探
善林搬进小镇的第三天,镇上的生活节奏依然缓慢。他在院子里整理新买的花草,轻轻拨弄着泥土,仿佛这些植物是他唯一愿意敞开心扉的对象。邻居老王就站在自己家的门口,手里夹着一支烟,目光却时不时瞥向善林的方向。他吸了一口烟,烟雾在空气中缓缓散开,遮住了他若有所思的表情。
“小伙子,忙啥呢?”老王终于按捺不住,朝善林这边喊了一嗓子。他的声音洪亮,像一口敲响的铜钟。
善林抬起头,认真地把手中的铲子插进土里,动作很慢,像是在考虑该如何回应。他看了一眼老王,点了点头,“种点花。”
老王笑了笑,向前走了几步,站在两家院子之间的矮篱笆前。“你这院子空了好多年了,种点花草也好,看着热闹些。”他夹着烟的手指指了指善林的花苗,“种什么花呢?”
“不知名字,随便试试。”善林没有看他,自顾自地把花苗放进挖好的坑里,动作有条不紊。老王注意到他的手很稳,仿佛做这些事早已成了一种本能。老王眯了眯眼,心想这小伙子有点意思。
“你是城里来的吧?”老王没话找话地问。
“嗯。”善林依旧简短地回答,把花苗的位置调整了一下,埋上土。
“城里的人怎么突然想到来我们这种小地方?这里啥都没有,连个像样的商店也找不到。”老王一边说着,一边把烟头掐灭,随手扔在地上。
善林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声音平静:“城里太吵了,想找个安静的地方。”
“安静是安静,可就是有点闷。”老王打了个哈哈,脸上的笑容有些意味深长,“不过我看你倒挺适应的,一个人住着也不觉得无聊。”
善林没有接话,而是转身去拿水壶,给刚种下的花苗浇水。他的动作很专注,仿佛老王不存在一样。
老王没再继续话题,只是盯着善林的后背,目光里带着一丝探究和好奇。他见过不少搬来镇上的人,大多数都喜欢过来寒暄一番,甚至有些人主动上门送点礼物。可眼前这个年轻人却让人捉摸不透,既不热情,也不冷漠,好像戴着一副无形的面具。
“老安,你认识他吗?”下午,老王坐在镇上的小茶馆里,和茶馆老板老安闲聊。
“你说谁?”老安正给老王倒茶,动作熟练得很。茶馆很小,只有几张木桌和几把椅子,但也是镇上唯一能说说话的地方。
“新搬来的那个小伙子,住在李婆婆家隔壁那房子里的。”老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
“哦,他啊。”老安放下茶壶,随口说了一句,“听说是从城里来的,别的我就不知道了。”
“这才奇怪。”老王敲了敲茶杯,眉头微微皱起,“按说城里来的人都喜欢四处打听,可他对咱们镇上的人一点兴趣也没有。我跟他聊了几句,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嗯’、‘哦’这几个字。”
老安笑了笑,随手抓了一把瓜子,“人家性格内向呗,想找个地方清静,咱们就别多事了。”
“不对。”老王摇摇头,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精明,“我觉得这家伙不简单。他那种沉稳劲儿,不像一般人。”
老安没再接话,只是端起茶杯慢慢喝着,眼角却微微眯了一下,若有所思。
隔天,镇上的几个大妈聚在小卖部门口,手里提着菜篮子,口口声声“买菜”,实际上眼睛时不时瞄向善林家方向。她们都听说了这个新来的年轻人,“从城里来的”,“不善交流”,“冷静得有点奇怪”。对于镇上这些无所事事的女人们来说,善林的存在就像一块未解之谜,激起她们浓厚的兴趣。
“听说他一个人住,连口饭都不自己做,整天就煮点方便面。”一个大妈压低声音,像在说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怪不得瘦得很,看着有点营养不良。”另一个人接话,声音里带着一丝关切,更多的是八卦的热忱。
“你们说他到底干过啥?”第三个大妈探了探身子,目光在善林家的门上扫了扫,“老王家那边说他有问题,具体是什么也没说清楚。”
“老王那家伙,就是爱瞎猜。”有人嗤笑一声,“不过咱们镇上难得有新鲜事儿,多打听打听也不是坏事。”
善林对此一无所知——或者他根本不在意。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节奏,白天整理院子,晚上拿着一本书坐在窗边,直到夜深。他很少出门,除了偶尔去镇上的小卖部买点日用品。镇上的人看到他,总是会打个招呼,但他只是点点头,连笑都不笑一下。
一天傍晚,老王又来了,手上还提着一袋橘子。他站在善林的家门口,敲了敲门。
善林打开门,看到老王站在门外,手里摇晃着那袋橘子:“刚从地里摘的,送来给你尝尝。”
“谢谢。”善林接过橘子,却没有让老王进屋的意思。
“不请我进去坐坐?”老王试探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