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阁里鎏金香炉青烟袅袅,顾方云深吸一口气,两世为人的阅历在心底翻涌,为他应对眼前局面提供了清晰思路。
得到娘首肯后,他转身面向詹事府少詹事陆大人,身姿挺拔,拱手行礼,言辞诚恳且谦逊:
“陆大人,首辅大人权倾朝野,运筹帷幄,为朝廷社稷殚精竭虑,一直是天下学子敬仰的楷模。能得到首辅大人赏识,我顾方云倍感荣耀。
但我今年才十五岁,元宵文试中能拔得头筹,运气成分占了大半。我深知自己学识浅薄,在经典阐释和经世策略上,还有诸多欠缺。
倘若贸然成为首辅大人的记名弟子,日后在官场和学问上犯错,必定会损害首辅大人的清誉,辜负天下人的期待。
所以,我恳请陆大人向首辅大人转达,希望能给我几年时间。我想深入研读经史子集,拜访京城的鸿儒大家,参加各类诗会和讲学,丰富自己的学识。
待我羽翼丰满,有能力匹配首辅大人的教导时,再投身于首辅大人门下,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这番话层层递进,既表达了对首辅的敬重,又以退为进,巧妙争取到缓冲时间,同时彰显出顾方云的谦逊和长远规划。
陆大人和身旁几位官员听完,纷纷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
随后,顾方云转过身,面向镇西将军李雄,再次拱手行礼,态度不卑不亢:
“李大人,洪武大人白手起家,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开创大明基业,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是当之无愧的开国雄主,也是我从小崇拜的英雄。
能得到洪武大人关注,我顾方云三生有幸。但我刚刚行完束发之礼,按照大明的惯例,束发的勋贵子弟需要历练。
历练不仅能锤炼我的体魄,培养坚韧的意志,还能让我深入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知晓民间疾苦。
我相信,这段历练会让我更加成熟,积累丰富的经验。所以,我希望能在磨炼自己,待来年春雪消融,我从历练归来,再聆听洪武大人的教诲,投身军旅。
我愿追随洪武大人的脚步,为大明江山的稳固,为百姓的安宁,冲锋陷阵,在所不辞。”
李雄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他征战多年,见过不少年轻人,但像顾方云这样头脑清醒、目光长远的,实属罕见。
“小公子的话,我一定如实转达给洪武大人。既然有了答复,我就不多打扰了。期待小公子历练归来,能给洪武大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雄站起身,大明武将的豪爽尽显无遗:“顾夫人,下官就此告辞。”
陆大人也带着官员起身:“小公子的话,我会转达给首辅大人。顾夫人,詹事府还有诸多事务,陆某先行告退。”
此次虽未得到顾彭氏的明确答复,但至少顾方云的回应让双方都有所交代。
“我送两位大人。”
顾彭氏起身,仪态端庄地将陆大人和李雄送出总督府。一场看似棘手的危机,被顾方云凭借两世的智慧轻松化解。
“云儿,你长大了。”
送走客人,顾彭氏回到暖阁,眼中满是欣慰,上下打量着顾方云。顾方云如今的言行举止,与之前判若两人,这让她感慨万千。
“孩子大了,不再需要我时刻庇护了。”
顾彭氏眼眶微红,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孩子成长的喜悦,也有一丝不舍。
“娘,您怎么了?”
顾方云见状,关切地走到顾彭氏身边,握住她的手。
“没事,娘是高兴。”顾彭氏擦去眼角的泪水,紧紧抱住顾方云,“我儿文武双全,文试、武试都独占鳌头,做娘的怎能不欣慰。”
顾方云这才放下心来,回想起刚才的事,脸上露出愧疚的神情:
“娘,对不起。元宵节我一心想着赢得皇室奖赏,没想到卷入首辅和洪武大人的纷争,让您操心了。”
“傻孩子,别自责。整个京城,有几家能同时得到首辅和洪武大人的青睐?这是咱们家的福气,别的世家,就算是兵部尚书府,想求都求不来。”
顾彭氏轻抚顾方云的头,语气舒缓,已然想开。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和丈夫卸任总督,一家人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归隐田园。
想到丈夫,顾彭氏突然想起一事,从袖中取出一封盖有军中印记的书信:
“云儿,前几日我给你爹写了封信。今天,你爹回信了,其中有一封是给你的。你回房后再拆开看吧。”
顾彭氏说着,将信封递给顾方云。顾方云接过这封从遥远两广寄来的书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陌生感。
前世,父亲常年镇守两广,很少回顺天府。后来,父亲的死讯传来,说是“两广总督顾胤通敌叛国,已被皇上下旨诛杀!”但顾方云始终觉得事有蹊跷,心中存疑。
顾方云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