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方云身形摇晃,鲜血顺着下巴不断滴落,胸前衣襟被染得鲜红,犹如绽放的红梅。但他目光如炬,
凝视着瘫倒在地的宁王殿下,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场。这场巅峰对决,最终以顾方云越级取胜落下帷幕。
“冷静沉稳、出手决绝,堪称将帅之材!”主考官目光深邃,紧紧盯着顾方云,内心满是赞赏。大明自开国以来,边疆战事不断,对军队将帅的要求极为严苛。
唯有临危不乱,方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做出准确判断;唯有果敢决绝,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唯有手段狠辣,才能给予敌人致命一击。顾方云在这场对决中的表现,无疑完美契合了一名大明武将应有的特质!
“这样的人才,不应在顺天府埋没,军队才是他最好的历练之地。”就在顾方云一拳定胜负的瞬间,主考官心中已然做出决定。
待这场比试结束,他便立即给九门提督写一封举荐信,大力推荐顾方云。作为执掌京城防务的关键人物,九门提督的举荐足以让顾方云直接进入京营核心。
“这顾方云,年纪轻轻,竟能越级挑战,还击败了宁王殿下。就算在同境界武者中,他也是佼佼者。他展现出的冷静与果断,实在令人惊叹。”
人群中,几位同样处于聚元境的青年,原本摩拳擦掌,打算挑战顾方云。然而,目睹了刚才那场惊心动魄的对决后,纷纷打消了念头。
顾方云退到殿角的帷幕下,缓缓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运转体内功法。随着功法的运转,一股暖流在体内缓缓流动,受伤的经脉和脏器也在逐渐修复。
“顾兄,你伤势如何?”戚报荣一脸担忧地挤过人群。
“无妨,已经好多了。”顾方云语气平淡,仿佛刚才那场生死对决只是小事一桩。周围众人闻言,纷纷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这才发现,顾方云呼吸均匀,气血平稳,胸前的伤口竟已开始结痂。
“五十四号,顾方云。”主考官高声宣读。顾方云向戚报荣点头示意,稳步走上比武台。他刚准备动手,对面的对手便躬身认输。
“小公子武艺高强,在下自愧不如。这场比试不用比了,我认输!”这人深知自己与顾方云的差距,十分干脆地选择了放弃。
接下来的比试毫无悬念,面对主动认输的对手,顾方云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偶尔遇到几个坚持比试的聚元境武者,也被他三招两式轻松击败。最终,顾方云毫无争议地夺得武比第一名!
一番激烈角逐后,武比的第二、三名也尘埃落定。戚报荣虽然全力以赴,但终究稍逊一筹,止步二十名开外。
“顾方云,恭喜你夺得第一!这是武比奖励的武谱,收下吧!”颁奖的是九门提督周正雄,
身着玄色锁子甲,披着墨色披风,威风凛凛。他双手捧着一册金册,宣读了一番皇恩浩荡的话语后,将金册交到顾方云手中。
“多谢周大人!”顾方云恭敬行礼,心中却暗自警惕。这位手握京城兵权的关键人物亲自颁奖,显然与主考官的举荐有关。
“好好努力,顺天府防务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周正雄意味深长地拍了拍顾方云的肩膀,便转身离去。
看着周正雄远去的背影,顾方云将皇室奖励的拳谱和征天破岳拳谱小心收好,转身对戚报荣说道:“武比已经结束,文试想必也进行得差不多了。你要不要一起去?”
“去,当然去。武比我起步晚,但文试可是我的强项。”戚报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从演武堂出来,穿过武勇殿,二人来到文试的场地。巨大的朱漆宫灯高高悬挂在殿门上,下方人头攒动,士子们进进出出,个个兴致勃勃,热烈讨论着元宵文试中的谜题。
穿过大门,便是文德殿。与武试场地不同,这里被一道道柔软的帷幕分隔成九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悬挂着许多朱漆宫灯,宫灯上写满了灯谜和对联。每一个区域即为一关,越往里走,谜题越难。
顾方云二人走进第一道帷幕,发现里面的朱漆宫灯上的谜题已全部被撕下,殿内空无一人,只有一位老儒生守在宫灯旁。
“二位公子是来参加文试的吧。这一关的谜题已全部被猜完,二位公子可直接进入下一关。”老儒生微笑着解释道。
“老师,前面的人把谜题都猜完了,后面的人直接进入,这对其他人是不是不太公平?”戚报荣恭敬行礼,提出心中的疑问。
“并非如此。越靠前的关卡,谜题越简单。若连前面的谜题都答不上来,进入后面的关卡也难以应对。
反之,若能通过后面的关卡,前面的谜题自然也不在话下。所以,前面的谜题解不解,并无太大影响。”老儒生耐心地解释道。
二人行礼后,进入第二层帷幕。这里的谜题同样已被全部猜出,地上满是纸屑。按照文试的规矩,每猜出一道题,就要将贴有谜题的纸撕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