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北纬43°的相遇 (2/3)

他们说初雪落下时告白的人,会得到神明祝福。“她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看它在掌心融成晶莹水珠,“不过这是韩剧里的台词。“

查理忽然走近镜头,灰蓝色眼睛盛着路灯暖光:“那我要抓紧时间练习中文告白了。“

这场未预约的视频通话,始于三天前某个失眠的深夜。

当时于琳正蜷在懒人沙发里重读《傲慢与偏见》,茶几上的热可可升起袅袅白雾。手机在凌晨两点突兀响起,查理传来张模糊照片:玻璃幕墙倒映着深夜办公室的零星灯光,桌角马克杯里泡着立顿茶包。

“混凝土参数出问题,第七次修改图纸。“他附加的语音带着疲惫鼻音,“想念你上次说的红糖姜茶。“

于琳蹑手蹑脚钻进厨房,将生姜切片时的脆响通过语音条发送:“现在往左数第三个抽屉,有没有蜂蜜?“

窸窣声从听筒那端传来,查理惊讶地轻呼:“真的有一瓶!去年中国同事送的伴手礼。“

“撕开茶包倒进马克杯,加两片姜、一勺蜂蜜,热水冲到八分满。“她对着煮沸的水壶轻声指导,“小心烫。“

当查理发来杯口蒸腾的热气照片时,东方的晨光正爬上于琳的窗棂。她把自己裹进格纹毯子,在渐亮的天光里打字:“中国古建筑讲究'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偶尔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你在暗示我该休息了?“查理发来张工位角落的毛毯,“放心,我有秘密武器。“

镜头里忽然出现只褪色的熊猫玩偶,耳朵上还歪歪扭扭绣着“京“字。

“这是...?“

“父亲从BJ带回来的,二十年前的生日礼物。“查理把熊猫摆在图纸上,“它陪我从剑桥毕业设计熬到第一个独立项目。“

于琳的指尖抚过屏幕上熊猫残缺的纽扣眼睛,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只柏林墙碎片镇纸。两个孤独长大的人,此刻共享着某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给它起名了吗?“

“叫小笼包。“查理一本正经道,“父亲说那是最让他惊艳的中国食物。“

于琳笑倒在沙发里,毯子滑落露出睡衣上的柯基图案。等意识到镜头角度时已经来不及了,查理截屏的手速快得惊人。

“这张要设成专属表情包。“他得意展示着于琳头顶翘起的呆毛,“配文'熬夜辅导的于老师'。“

“你敢发就死定了!“于琳抄起抱枕砸向镜头,却听见查理突然倒抽冷气。

“怎么了?“

“小笼包掉进红茶里了......

次日下午,于琳在教研室备课,手机震动着滑出一串消息。查理传来张熊猫玩偶挂在暖气片上的照片,耳朵上别着便签纸:“正在烘干,涉事茶包已开除。“

她抿唇忍笑,忽然瞥见窗外掠过熟悉的浅金发色。心跳漏拍间,才发现是外教James带着学生打雪仗。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手机边缘,直到对话框弹出新消息:

“今天路过科文特花园,看到这个。“

照片里,古董店橱窗陈列着青花瓷茶具,旁边立牌写着《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台词:“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

“你知道这个谜语的答案吗?“查理问。

于琳将问题写在白板上,正在背单词的课代表突然举手:“老师,这是《加勒比海盗》里的梗!“

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时,她悄悄拍下板书传给查理:“我的学生说,答案是因为都藏着秘密(secret)。“

“那我的秘密是...“查理回复得极快,“其实今天去了三家古董店,想找适合装银杏叶的容器。“

于琳从帆布包夹层取出那片跨越洲际的叶子,压在教案本里做成天然书签。当她讲解《罗密欧与朱丽叶》阳台对话时,粉笔不自觉画出穹顶结构线稿。

“老师最近在研究建筑?“课后有学生好奇地问。

“算是吧。“于琳擦掉窗棂阴影线,“你们知道吗?莎士比亚时代的环球剧院,木质结构会随着演员台词产生共振。“

就像某些相遇,让原本平行的人生轨迹产生奇妙的谐波。

####

视频通话前夜,于琳在衣柜前犹豫不决。鹅黄毛衣太幼稚,珍珠纽扣衬衫又过于正式,最后选了件雾霾蓝高领针织裙,袖口绣着若隐若现的云纹。化妆时特意用了故宫文创的胭脂,笔尖在眼尾拖出半尾燕翎。

“放松,只是朋友间的视频。“她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把《英国古建筑鉴赏》塞回书架时,突然发现查理照片里的千禧桥背景藏着玄机——他站立的位置,正好让圣保罗大教堂穹顶悬浮在右肩上方,如同神祇垂落的冠冕。

手机准时在九点震动,接通瞬间,于琳却只看见晃动的天花板。

“稍等!小笼包卡在吊灯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