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郎跟着母亲穿过竹林,脚下的竹叶沙沙作响,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母亲要带他去的地方,究竟藏着什么秘密?是父亲的刀谱,还是他未曾听闻的往事?
走了一段路后,母亲在一棵古老的竹子前停下。这棵竹子比周围的都要粗壮,竹节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母亲抬起前肢,轻轻抚摸着竹身,低声说道:“这是你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地方。他常常在这里练刀,一待就是一整天。”
秋刀郎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的竹子排列得格外整齐,仿佛被人精心修剪过。竹叶间透下的月光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的气息仍在这里徘徊。
“母亲,父亲在这里留下了什么吗?”秋刀郎忍不住问道。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了指竹子的根部:“你看那里。”
秋刀郎顺着母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竹根处有一个小小的凹槽,里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他小心翼翼地用前肢拨开覆盖在上面的竹叶,露出一个用竹筒制成的容器。竹筒表面刻着一行小字:“刀之极,心之静。”
“这是……父亲的刀谱?”秋刀郎的声音有些颤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
母亲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是你父亲留下的刀法心得。他曾经说过,刀法的最高境界不是快,也不是狠,而是心与刀的合一。只有心静如水,刀才能如风般无形无迹。”
秋刀郎小心翼翼地取出竹筒,打开盖子,里面是一卷用蝉翼制成的薄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迹。他借着月光仔细阅读,发现上面不仅记载了刀法的招式,还有许多关于心境修炼的感悟。
“刀者,心之刃也。心乱则刀乱,心静则刀静。”秋刀郎轻声念着,心中仿佛有一扇门被缓缓推开。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母亲一直不肯将刀谱交给他。因为刀法不仅仅是技巧的修炼,更是心性的磨砺。
“母亲,我明白了。”秋刀郎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清澈,“我会用心去练刀,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
母亲欣慰地点点头,眼中泛起一丝泪光:“刀郎,你能明白这些,我很高兴。但你也要记住,刀法的修炼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你父亲曾经说过,真正的刀客,不是为了成名,而是为了守护。”
秋刀郎郑重地点头,将竹筒紧紧抱在胸前。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刀法修炼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他不仅要练快刀,更要练心刀。
接下来的日子里,秋刀郎每天清晨都会来到这棵古老的竹子前,按照刀谱上的记载修炼刀法。他不再一味追求速度,而是开始注重心境的平和。每当他的刀划过空气,他都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流畅与自然。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傍晚,秋刀郎正在竹林间练刀,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秋刀郎遁声向村子跑去。他刚跑到村口的蒲公英下面,就听到蝗虫翅膀震动的声音,而且不止一只。
他的心跳突然加快了,前肢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快躲起来!母亲出现在他身后,低声说道,一把拉过秋刀郎,躲进了枯草堆中。
透过草叶的缝隙,秋刀郎看到五只体型巨大的蝗虫从天而降。他们的外骨骼在月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后腿粗壮有力,每一次落地都会在泥土上留下深深的凹痕。
老规矩,领头的蝗虫发出刺耳的笑声,把你们的露水都交出来,否则......他猛地跳起,后腿重重地踢在一株蒲公英上。纤细的茎秆应声而断,白色的绒球四散飘落。
秋刀郎感觉自己的血液都要沸腾了。他看到族人们颤抖着交出辛苦收集的露水,看到蝗虫们得意洋洋的样子,看到母亲紧紧按住自己的前肢...
突然,一只年迈的螳螂站了出来。那是族中最年长的长老,他的甲壳已经有些发黄,前肢也不再锋利。蝗虫大人,长老的声音沙哑而平静,请给我们留一些吧,孩子们需要......
老东西!领头的蝗虫一脚踢翻了长老。秋刀郎看到长老重重地摔在地上,青绿色的体液从伤口渗出。
那一刻,秋刀郎再也忍不住了。他挣脱母亲的手,从藏身处跳了出来。住手!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小小的青绿色身影上。
秋刀郎握紧前肢,刀刃在夕阳下泛着寒光。他的心跳加快,但这一次,他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他深吸一口气,回想起刀谱上的话:“心乱则刀乱,心静则刀静。”
“你们不该来这里。”秋刀郎的声音平静而有力,“这里是我们的家园。”
领头的蝗虫哈哈大笑:“家园?就凭你们这些废物?今天我们就让你们知道,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秋刀郎没有说话,他只是摆出了进攻的姿势。他能感觉到,体内的血液在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