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36章 在魔都捡漏的快乐生活 (1/1)

在魔都呆了一段时间,好东西的捡漏情报开出来了不少。

魔都毕竟是中国近现代开启的地方,近现代的文化金融财富在此交汇,多少财富流经这里,又有多少宝贝从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汇聚到这里。

很多人了解的魔都都是从1840年开始的,却不知道1840年之前的魔都已经是当时清朝最大的贸易中转地。

在鸦片战争前,魔都的海船北运棉布以交换大豆和豆饼,南运棉花以交换蔗糖。台湾与闽粤地区经南洋航线运回魔都的蔗糖数量大约在40万到50万担左右,价值约200万两白银。而通过魔都中转的大豆年交易量更是高达一年一千万石。

布匹、粮食、大豆、豆饼、蔗糖等大量的大宗商品都是当地魔都中转贸易的硬通货,当时的魔都商业活动繁荣,县城的大小东门和南门一带商业繁华,号称万商云集,百货山积。

等鸦片战争之后,魔都正式对外开放,当时利润最高的两件大宗商品生丝和茶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从江南地区运到羊城,直接就能在魔都出口欧洲,于是魔都很快就取代了羊城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的地位。

因为有底蕴,周平一连在魔都连续得到了许多宝贝。

这真是一段在魔都捡漏的快乐生活啊!

一副张大千的无印章画作,被他以2.6万的价格买下,价值估计在600万左右,他准备留下来自己收藏。

说起这幅画,那是周平在城隍庙附近的一个字画摊找到的。当时周平根据APP信息找到了这幅画,发现画工老辣却无钤印,不知道是谁画的。

摊主当是民国仿品要价三万,还价到两万六成交后,他摸着熟宣背面隐约的爰字暗记,知道这是张大千为避战祸隐去落款的《蜀山行旅图》中的一副。

张大千创作的《蜀山行旅图》目前市面上有两幅,其中一幅创作于1939年,此时张大千41岁,他的艺术风格已经趋于成熟,这幅画作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更趋于成熟,已经脱离了二十年代他所热衷的八大山人与石涛的粗犷写意之风,颇得唐寅、沈周的细润华滋。

另一幅《蜀山行旅图》在拍卖市场上也有成交记录,曾在2012年京城匡时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的“近现代书画专场(一)”以575万元成交,最终在2015年荣宝斋春季拍卖会上以690万元成交。

真正的大手笔在老城厢。

有栋待拆石库门房子里面藏着解放前前业主私产,APP显示2360枚藏在地板下的大洋,为此他买下了老黄埔的一套底层一楼的公寓,挂在公司名下,花费680万。

他带着金属探测器把小楼底层的地板上扫了个遍,敲开松木地板。2360枚银元哗啦啦倾泻而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隐藏的宝藏。

这批大洋中包含光绪元宝、袁大头、孙中山像船洋等二十余个品种的银元,总估值高达2750万元。其中更有三枚宣统三年长须龙样币、五枚民国十八年意大利版孙中山像银元等罕见品种。单枚长须龙样币在2021年京城诚轩秋拍中就曾以230万元成交,而存世量不足百枚的意大利版孙像银元更是钱币界的白月光。

一只古董相机,是在陕西北路旧货店捡的漏。德国产徕卡0系原型机被错标成海鸥DF,19000元转手就拍了十三万。

在黄浦江畔的旧货市场蹲守半天,从一对民国时期的红木太师椅夹层里发现了30根小黄鱼。一根小黄鱼31克,30根小黄鱼一共是930克黄金。

其他零零散散的宝贝也捡漏了不少,有价值几万的清代民窑瓷器,有藏在老旧木料中的红木料,13万买进,转手卖了58万。

总之,零零散散,周平这段日子捡漏忙的很,但有些漏能捡,有些漏只能无可奈何!

因为大城市的宝贝捡漏离不开房子,你总不能随随便便到别人家去翻东西,去挖地板,去挖院子吧!

如果真这样做的话,那就不是捡漏,而是抢劫了!

在魔都收到的捡漏信息中有6个周平目前没办法捡漏,其中价值最大的是一批藏在地下暗室当中的古董,APP显示这批古董价值超过3.5个亿,绝对是一个天漏啊!

可惜这个地下暗室是在一栋价值上亿的独栋老洋房里面的,周平现在还没想到办法,只能等机会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