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凌的钢笔尖在放射性编码上停留了三秒,金属的冷光映出他瞳孔里跳动的数据流。
他抓起冷链运输单,对着顶灯翻转,物流编号在防伪水印上投射出细密的阴影线。
“贺宇,查一下三年前研发部的报废项目清单。”许凌扯松了领带,就在CT片滑进碎纸机的瞬间,被陈丽截住了。
女秘书陈丽把温热的拿铁放在浸满咖啡渍的财务报表上,页脚折痕里露出“生物降解膜”的字样,还在渗着水。
贺宇踹开档案室的门时,带落了墙上的消防示意图。
成捆的研发档案在满地狼藉中摊开,某份泛黄的可行性报告第三页,用红笔圈着一段模糊的注释:“低温催化下的分子重构效率达92%”。
窗外的霓虹灯扫过文件袋封口的放射性标识,与许凌西装内袋的冷链单条形码重叠了0.3秒。
七小时后,三辆冷链车冲破了跨海大桥的晨雾。
许凌撕开沾着冰碴的密封箱,特种树脂在恒温箱里凝结成了半透明薄片。
他抓起实验台上的射钉枪,15厘米厚的复合板在32枚钢钉的冲击下裂成了蛛网状,但却没有被穿透——贺宇的狂笑震碎了天花板角落的监控探头。
“给王市长的报告再加上三组数据。”许凌把射钉枪扔给浑身结霜的技术员,指尖残留的低温灼伤在会议桌上烙出了焦痕。
在投影仪的蓝光中,张强盯着突然飙升的资产评估报告,手中的钢笔戳破了五份拒贷通知书。
当李薇公司23层的红光第27次闪烁时,许凌正站在流水线前撕扯新型薄膜。
强化玻璃窗外,五百名员工看着董事长把价值百万的样品扔进了粉碎机。
“下个月产能翻倍,废品率必须压到0.3%以下。”他踢开操作台下的保险箱,分红方案砸在了刘明来不及收走的抗议传单上。
市政大楼的电子钟跳过零点那一刻,七家动摇的供应商同时收到了冷链车卸货的视频。
陈丽将三份不同版本的员工培训计划塞进碎纸机,显示屏上跳动的持股比例正在吞噬李薇公司的股价曲线。
许凌扯下沾满树脂颗粒的防护服,手机屏幕亮起了十三条冷链物流确认信息。
当他摸向腰椎CT片原本存放的位置时,指尖触到了陈丽新换的烫金名片——上面印着某跨国原料供应商的防伪钢印。
晨雾未散,许凌站在冷链车卸货区的水泥地上,脚下踩着昨夜谈判留下的烟蒂。
七家供应商代表挤在监控盲区的集装箱阴影里,领头的张强攥着已经作废的拒贷通知书,钢笔尖在纸上戳出密集的墨点。
“这是低温催化实验的全程录像。”许凌掏出手机,凌晨三点拍摄的画面里,特种树脂在零下25℃的环境下呈现出金属光泽。
贺宇适时抛出三份不同版本的资产评估报告,第三页的分子重构效率数据用荧光笔标得刺目。
化工原料供应商老周突然蹲下身,戴着劳保手套的手掌按在冷链车轮胎印上。
两道泛着冰晶的辙痕里,掺着昨夜实验中泄露的树脂颗粒。
“我要看原始研发档案。”他扭头时安全帽磕在集装箱上,金属碰撞声惊飞了货场围栏上的麻雀。
陈丽踩着十厘米高跟鞋跨过排水沟,档案袋封口的放射性标识在晨光中泛起幽蓝。
当三年前被红笔圈注的可行性报告摊开在车头引擎盖上,张强的钢笔终于戳穿了最后一张拒贷书。
正午十二点,第一车原料驶入厂区时,李薇公司的舆情监控系统发出刺耳警报。
某匿名论坛突然涌现二十条质检投诉帖,配图是故意用火烤变形的薄膜样品。
陈丽在食堂监控死角拦住物流部小赵,对方运动鞋帮里露出的发票残角,印着李薇秘书常去的打印店LOGO。
“联系SGS和CTI。”许凌扯下流水线旁的公示栏,将消费者投诉信按时间顺序钉成扇形。
当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车队驶入厂区时,他特意让保安敞开对着主干道的大门,财经频道采访车的天线在三百米外就开始摇晃。
七十二小时不间断检测的最后一夜,贺宇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实验室。
监控画面上,李薇的助理正在检测机构后院焚烧文件,跳跃的火光里隐约可见被撕毁的取样记录。
“够用了。”许凌把带编号的检测设备清单塞给记者,转身时故意撞翻载有伪造样品的运输箱。
新闻发布会当天,许凌站在二十台检测仪器围成的圆圈中央。
当央视记者镜头推近到万分之一精度的检测报告时,他忽然撕开衬衫袖口——小臂内侧贴着块试验用生物膜,皮肤在环保材料下清晰可见毛细血管。
“市场部把所有宣传物料撤下来。”深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