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盘显示着三公里外某私人会所的实时监控画面。
“赵记者的自媒体账号五分钟前更新了。”贺宇把平板电脑转向许凌,标题用加粗红字写着《新锐企业家被爆私藏违禁药品》,配图是张模糊的医院处方单,患者签名处潦草地画着许凌英文名的变体。
许凌用指甲刮过处方单电子版,在磺胺类药物批号的位置停顿:“这是三年前就停产的消炎药型号。”
他们穿过安全通道时,保洁员正在更换走廊垃圾桶。
许凌注意到对方胸牌挂绳的编织纹路——和上周在刘总司机外套口袋里发现的定制款完全相同。
他故意在拐弯时碰倒清洁车,弯腰帮忙时顺手将微型追踪器粘在了垃圾桶底部。
发布会现场的水晶吊灯亮得刺眼。
当许凌解开西装扣子时,藏在第二颗纽扣里的针孔摄像机开始工作,这个角度能清晰拍到第一排某位女记者不断震动的手机——屏幕上来电显示是串经过加密的网络号码。
“关于所谓违禁药品的指控。”许凌示意助理打开投影,三张不同角度的处方单并排显示,“经笔迹鉴定中心确认,伪造者习惯在书写字母g时多绕半圈。”大屏幕突然切到某份购房合同签名页,刘总律师的公证签字在g字母尾部同样多出个扭曲的弧度。
观众席响起嘈杂的议论声。
穿驼色风衣的赵记者刚要起身,贺宇已经走到他身后:“您外套内袋那支录音笔,电池续航应该不超过四小时吧?”他亮出手机屏幕,上面是赵记者两小时前在停车场接收现金的监控画面,装钱的牛皮纸袋印着永辉集团子公司logo。
许凌解开袖扣,露出内侧激光雕刻的药品监管码:“这是三年前我在军区总院的就诊记录。”当电子档案调出当日用药清单时,某位戴着口罩的护士突然摘下胸牌——她是许凌安插在医院的眼线,此刻正通过直播镜头展示原始处方笺存根。
发布会结束后,许凌在休息室拆开匿名快递。
泡沫箱里躺着支破损的胰岛素注射笔,笔帽刻着刘总私人医生的工号。
他想起三天前潜入刘总别墅的线人汇报:书房碎纸机残留着某制药公司的产品销毁通知单。
“该收网了。”贺宇把加密平板推过来,屏幕显示着刘总名下十二个空壳公司的资金流向。
这些在境外绕了五圈的账款,最终都汇入某家濒临破产的民营医院——正是开具假处方的机构。
当晚十点十七分,许凌站在证券交易所顶楼俯瞰城市霓虹。
他的特制眼镜正在解析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光,刘总办公室的白板写着密密麻麻的收购计划,其中被红圈重点标注的,正是许凌下周要竞标的港口智能冷链项目。
贺宇递来热毛巾,布料缝隙夹着从对手公司服务器截获的招标书草案:“他们打算把报价压低到成本价以下。”
“准备B方案。”许凌擦掉掌心的汗渍,毛巾内层遇热显影出海关特殊通道的审批编号。
他们真正要运输的不是生鲜产品,而是三十台伪装成制冷机的量子计算元件——这些获得军工许可的设备,能帮许凌拿下整个亚太区的区块链冷链认证标准。
刘总砸碎第七个烟灰缸时,律师团正在整理房产抵押文件。
他盯着电脑里许凌的发布会回放,突然按下暂停键——某个转瞬即逝的镜头里,许凌抬手时露出衬衫袖口的缝线走向,这种特殊针法他在二十年前的某件高定西装上见过。
“查七年前车祸案所有伤者的就诊记录!”刘总扯开领口,锁骨处的刀疤因为激动泛红。
当助理翻出某位骨科专家的退休地址时,窗外忽然炸响惊雷,暴雨冲刷着对面大楼新挂上的巨幅海报——许凌代言的智能物流广告正在循环播放。
凌晨三点零六分,许凌在安全屋拆开牛皮纸袋。
泛黄的病历本复印件记载着刘总二十年前的车祸后遗症,医嘱栏潦草的字迹提到“膝关节置换术禁忌症”。
他对着紫外线灯转动纸页,在空白处发现团模糊的油墨印——与七年前目击者证物袋的封条图案完全吻合。
贺宇敲击键盘的声音突然停顿:“港口项目的评标委员名单泄露了。”
显示屏蓝光映在防弹玻璃上,许凌的倒影与身后城市的天际线重叠。
他抽出钢笔在招标书扉页画圈,墨水在特定波长下显影出评标会场的三维结构图。
某个被标记为红色的通风管道,连接着隔壁大楼正在装修的直播间。
雨又下了起来,刘总站在落地窗前擦拭老式左轮手枪。
枪身刻着家族徽记的凹槽里,塞着张泛黄的社团合影。
当他用放大镜对准照片边缘时,某个戴鸭舌帽的侧脸与招标会安检员的工牌照片逐渐重合。
读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