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赵云的加入,周凡在朝堂整顿上的步伐愈发稳健。两人日夜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那些被揪出的贪官口供以及暗中截获的密信里,逐渐梳理出一条关键线索,而所有矛头竟都指向了东吴的神秘势力。
深夜,周凡在书房中眉头紧皱,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情报,对身旁的赵云说道:“子龙,你看这些线索,背后的黑手极有可能来自东吴。他们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我朝官场,究竟有何图谋?”赵云手按剑柄,神色冷峻,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不管他们有什么阴谋,我们定要将其彻底粉碎,绝不能让他们得逞。”灯光摇曳,映照着两人坚毅的面庞,气氛凝重而压抑。
为了探寻真相,周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冒险乔装潜入东吴势力在京城的一处秘密据点。夜幕如墨,万籁俱寂,只有偶尔的更夫打更声打破夜的宁静。周凡和赵云身着黑衣,脸上涂着伪装的油彩,如同两只敏捷的黑豹,悄无声息地避开巡逻的守卫,凭借着出色的身手和敏锐的观察力,悄然翻过院墙。
据点内灯火通明,两人猫着腰,小心翼翼地靠近一间亮着灯的屋子。还未靠近,便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周凡那小子太棘手了,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计划都要泡汤!”一个尖锐的声音带着几分焦虑和愤怒,打破了屋内的嘈杂。“怕什么,东吴大军不日便会压境,到时候就算他周凡有天大的本事,也抵挡不住。”另一个声音冷哼道,语气中满是不屑与狂妄。
周凡和赵云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原来东吴不仅在朝堂内部搞破坏,还准备举兵进犯。两人不敢多做停留,迅速撤离据点,赶回皇宫向皇帝禀明此事。
皇宫内,皇帝听完周凡的汇报,龙颜大怒,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东吴竟敢如此欺我!传朕旨意,即刻调兵遣将,加强边境防御。”周凡见状,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朗声道:“父皇,儿臣愿领兵出征,定要让东吴知道我朝的厉害。”皇帝看着周凡,眼中满是欣慰与信任:“好,朕就命你为帅,赵云为先锋,务必击退东吴。”
与此同时,东吴那边也得到消息,知道周凡已经察觉他们的阴谋。东吴丞相陆逊召集众将,面色凝重,他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却有力:“周凡此人聪慧过人,如今已被他知晓我们的计划,此次出征恐怕不会顺利。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必须想办法打乱他们的部署。”
于是,东吴一边加快出兵准备,一边暗中派出刺客,企图在周凡出征前将他除掉。而周凡和赵云则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战事。他们既要应对朝堂上残留的隐患,防止那些与东吴勾结的势力再次兴风作浪,又要防备东吴刺客的袭击。
周凡深知时间紧迫,他一方面命令士兵加紧操练,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仔细研究东吴的军事部署和作战风格,寻找对方的弱点。赵云则亲自挑选精锐士兵,组成一支先锋部队,日夜进行高强度的训练,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然而,就在出征前的几天,麻烦接踵而至。朝堂上一些原本被打压的势力,趁着周凡忙于战事筹备,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凡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企图扰乱军心和民心。同时,京城内接连发生几起离奇的刺杀事件,目标都是支持周凡的朝中大臣,一时间人心惶惶。
周凡意识到,这是敌人的阴谋,他们试图从内部瓦解自己的力量。他一方面让赵云加强对京城的巡逻和戒备,务必保证大臣们的安全;另一方面,亲自出面,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揭露那些谣言的虚假性,稳定人心。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周凡和赵云丝毫不敢懈怠。他们知道,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命运,更关系到天下百姓的安危。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影响战争的走向。
终于,出征的日子来临。周凡身着战甲,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站在队伍的最前方。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战甲的寒光。他看着面前士气高昂的士兵,大声喊道:“将士们,此次出征,我们肩负着保卫国家、守护百姓的重任。让我们奋勇杀敌,用敌人的鲜血来证明我们的实力!”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向着边境进发,一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即将爆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