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的洪武年间,朱元璋看着天幕上“成化犁廷”的画面,激动不已:“好啊,真是咱的好重孙!把女真打得差点灭族,打出了咱大明的威风。
‘犬父虎子’,还真是这么回事!他爹朱祁镇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恐怕就是生了朱见深!
要是没有朱见深,咱大明几代人打下的基业,说不定早就毁在那个‘瓦剌留学生’手里了!”
朱标轻轻摸了摸胡须,微微发福的脸上露出笑意:“朱见深确实厉害!要不是他,咱爹打下的江山,恐怕就要断送在朱祁镇手里了。
‘犬父虎子’——朱祁镇、朱见深;‘虎父犬子’——朱瞻基、朱祁镇!”
在永乐年间,朱棣轻抚着发白的胡须,眼神中满是欣慰:“嗯,孙子啊,你生了个好孙子!这朱见深可比他爹朱祁镇强多了。
他爹留给他的可是个烂摊子,他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征讨鞑靼,把女真打得元气大伤,打出了咱大明的国威!”
少年朱瞻基听了爷爷的表扬,脸一下子红了,心里却美滋滋的,没想到莫名其妙就被爷爷夸了。
在大秦位面的天地间,咸阳宫的高台之上,秦始皇身姿挺拔,目光如炬,远眺着仿若连接天地的神秘天幕。
此时,天幕中显现出关于明朝皇帝朱见深的事迹,他不禁微微皱眉,感慨道:“这朱见深还真是把老朱家对感情的执着劲儿展现得淋漓尽致。
万贞儿一去世,他竟然第二天就跟着去了,这份痴情在帝王家属实罕见。”
一旁的李斯连忙点头称是,恭敬地回应:“陛下所言极是。大明王朝的这些皇帝,在感情方面确实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个性鲜明的皇帝呢。
就说这朱见深,绝对算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明君主。
他在位的时候,多次对女真用兵,那攻势之猛,女真族都差点遭受灭顶之灾。
要知道,他接手的可是朱祁镇留下的一堆烂摊子,内忧外患不断,但他凭借自己的雄才大略,力挽狂澜,让大明王朝再次走向兴盛,重现往日的辉煌,实在是了不起啊!”
大唐位面,金碧辉煌的太极殿中,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原本沉稳的眼神此刻却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看着天幕中朱见深的故事,忍不住赞叹道:“好啊!老朱家前面这几位皇帝,还真不是泛泛之辈。
朱见深不仅能平反冤假错案,让百姓感受到公正;
还懂得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
对官吏的考察也十分严格,确保朝廷的清正廉洁;
面对一些可能引发动荡的情况,他也能果断镇压,稳定局势。
一番作为下来,让国家迅速恢复生机。
更难得的是,他不顾世俗眼光,娶了大自己17岁的宫女,两人在艰难岁月里相互扶持,这份真情实意,真是令人动容。老朱家的人,在感情上还真是深情啊!”
大清位面,乾清宫中,乾隆帝正坐在书桌前批阅奏折。
突然,他看到天幕上关于朱见深“成化犁廷”的描述,顿时怒目圆睁,“啪”的一声,手掌重重地拍在桌子上,满桌的奏折都被震得散落一地。
他愤怒地咆哮道:“一派胡言!后世之人定是歪曲事实。什么叫打得女真差点绝种?‘成化犁廷’?朱见深这手段确实狠辣。
但朕的先祖怎么可能打不过大明?我大清的繁荣昌盛岂是大明能比的!说什么‘捣其巢穴,掘其种类’,简直是荒谬至极!”
和珅见状,立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惶恐地高声喊道:“皇上请息怒啊!这肯定是后世那些不懂事的人瞎写的。我大清乃屹立于东方的强国,女真人更是世界上最为勇猛善战的民族。
皇上您更是我满清中最为英勇的‘巴图鲁’。
在奴才看来,大清无论哪方面都远远胜过大明。
大清有皇上您这样的千古明君,还有康熙帝、雍正帝等一众圣明君主。
尤其是皇上您,您的文治武功震古烁今,莫说是千古一帝,就算是万古一帝,您也当之无愧啊!”
听到和珅这番奉承的话,乾隆帝脸上的怒色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自豪。
他微微仰头,自信满满地说道:“朕的大清,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论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大明根本无法与我们相提并论。大清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
就在这时,天幕上的视频继续播放:“接下来登场的是,第二名皇帝——明成祖/明太宗朱棣!眼前这位,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他还是洪熙皇帝朱高炽的征北大将军,在华夏历史上,他是唯一一位封狼居胥的帝王,也是历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朱允炆继位后,大力推行削藩政策,对几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