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我若放了你,他日我必死于你手!拉出去!斩!”
沈辰言辞决绝,随即挥了挥手道。
两名士兵直接将汪德拖出去斩首。
解决完漳州内一众反对自己的势力之后,沈辰命韩彻开始查抄汪德和苏大同的家产。
经过了两个时辰的查抄和清点之后,韩彻向沈辰禀告。
“大人,在汪德府内后院挖出白银三十万两,苏大同府内地窖之中发现白银十三万两。”
韩彻向沈辰禀告查抄情况道。
“把白银全部存入沈氏钱庄,供明日百姓用银票兑换白银之用。”
沈辰随即下令道。
“可监察御史和地方潜伏的锦衣卫,不会将这件事上报上去吗?”
韩彻有些担心道。
“放心!我有办法让他们闭嘴!”
沈辰说道。
次日清晨,沈辰命人在全城张贴告示,向百姓解释昨晚发生的兵变。
“昨日,靖海逃犯江政与漳州卫百户萧德,张赛,李勇武密谋勾结,图谋兵变,袭杀漳州卫指挥使苏大同,千户苏雄,漳州知府汪德,意图控制漳州城,谋反叛逆,被追捕而来的靖海卫剿灭,逃犯江政已被收入大牢,严加审问。”
一名识字的中年秀才,看着告示不停的念道。
关于漳州兵变一事,沈辰命人写了一封详细的奏报,上交给了朝廷。
与此同时,在福州听闻消息的福建右布政使萧景略,勃然大怒。
福州,布政使衙门。
“汪德,苏大同真是废物,连一个沈辰都收拾不了,倒让沈辰给收拾了!”
萧景略将手中的书,怒摔在地,大声咆哮道。
“听说,沈辰已经上书将一切事情全部推给江政了。”
萧景略的谋士吕正元站出说道。
“正元,你觉得沈辰推得掉吗?”
萧景略询问吕正元道。
“此事虽说漏洞百出,但听说沈辰攀上了张居正还有朝中一众官员,恐怕这些人,都会帮沈辰圆谎,最终使这件事滴水不漏。”
吕正元一阵分析道。
“你觉得徐阶会让沈辰脱罪吗?”
萧景略质问吕正元道。
“请恕学生冒犯,张居正之才十倍于徐阶,徐阶不过有些资历,又受皇帝信任,才当得首辅罢了,然王八终究是王八,阿斗始终也扶不起来,徐阶不会是张居正对手,迟早会被他弄下去的。”
吕正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道。
“你的意思是这事还真有可能让沈辰糊弄过去,而徐阶早晚也不是张居正对手,也得被张居正弄下去?”
萧景略迟疑片刻后说道。
“正是!大人要早看清楚形势,改弦更张,提前站队,这样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吕正元说道。
“正元或许说的很对,但我萧景略深受徐首辅信任,没有徐首辅没有我萧景略的今天,就算徐首辅注定要失败,我萧景略也愿意为他去死。”
萧景略背对着吕正元说道。
“正元替我研墨,我要亲自上书朝廷,揭露沈辰的阴谋!助徐首辅一臂之力!”
萧景略走到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了一支笔,准备书写。
尽管知道这可能最终也是徒劳,吕正元还是上前为萧景略研墨。
不久之后,朝廷得知了漳州兵变的消息。
“沈辰上书说,江政逃出靖海城,勾结几名漳州卫的百户发动兵变,杀死了漳州卫指挥使苏大同和漳州知府汪德;可福建右布政使萧景略却又上书说这一切都是沈辰的阴谋,是沈辰策划了这件事,朕该信谁?”
隆庆皇帝询问众人道。
“皇上!这还用问吗?定是沈辰在撒谎,请皇上试想下,靖海城守备森严,若不是沈辰故意为之,仅靠江政一人岂能逃脱?漳州卫数名百户是有多大胆子,在没有一名千户的支持下,敢悍然发动兵变,企图夺取整个漳州?这不是白痴,找死吗?请皇上明断,剥夺沈辰兵权,处死沈辰!以正律法森严!”
内阁首辅徐阶说道。
“你说哪?张大人?”
隆庆皇帝随后又看向张居正问道。
只见张居正气定神闲,不慌不忙的站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臣认为是非对错,无关紧要,要紧是朝廷的利益,戚将军需在北方抵御北患,东南不可无人,否则日后倭患再起,谁能抵挡?沈辰为人忠直,忠君爱国,不掠民财,不劫客商,不贪污,不受贿,又能将当地海域各大势力治理的服服帖帖的,不可轻易枉杀啊!我看此事,因以大局为重,就此作罢!”
“什么?策划袭杀,漳州知府,漳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