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11:我家望和哥哥最棒了 (2/3)

>“我望和哥,十岁的时候一个点子去校门口卖糖水和豆浆,都能带来四百元的收益呢,现在当然更了不起啦。”

“是是是,你望和哥厉害,可是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亲妈李燕笑着打趣道。

夏凤华一时语塞,刚想说些什么,不过瞅了一眼她又忍住了。

刘玉玲也夸赞道:“望和这么机灵,海泓以后可是享福喽。”

而梁海泓听着大家夸赞自家儿子,她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心说这多年果然没白疼,这孩子长大了啊,就算走些弯路,可也会成材啊…

正在大家说说笑笑时,

运河桥旁边,

抱着孩子的陈大姨,快步跑了过来。

“是这里,香味是这里来的。”

陈大姨抱着孩子走到摊前,问:“海泓啊,你们这是做了什么啊?快给我来一点。”

“是陈姨啊,我们这是新做的洪淮汤包4元一个,你要多少?”

梁海泓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说话底气也更足了一些。

果然,面对4元的汤包,陈大姨丝毫没有觉得价格贵,直接要了十个。

然后带着孩子,坐到了旁边桌子上,把汤包递到孩子面前。

那疲惫瘦小的孩子,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然一把夺过,一口接一口,吃了两三个,

吃相丝毫不比赵大叔好多少,跟个小猪八戒吞人参果一样。

“这……”

梁海泓有些担忧道:“这陈姨要不要管管,孩子这么狼吞虎咽合适吗?”

“合适,太合适了。”

陈大姨开心的抹了一把眼泪,道:“我家孩子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

医生说,今天要是再不吃东西,就有可能是厌食症。”

厌食症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对大多食物会恶心呕吐,

无法用意志强行控制,极难治疗。

“你们说我一个农村妇人哪里懂这些?又哪里有钱去治?多亏了这个汤包,孩子终于吃得下东西了。”

陈大姨说到激动处,

她起身向大家弯腰感谢,引得大家赶紧上去扶住,

同一时间,

本来小镇的晚上,最是悠闲的时候,

大多都在看电视、听收音机的街坊邻居们,

竟然都带着自家孩子老小,一同朝着早餐铺的方向来了。

“哎李姨,好久不见了?”

“哟,这你孩子啊?什么时候回来的?”

“老张?今天不跑船啊?”

“刘嫂?今天不辅导孩子作业了?

小镇上的人难得聚在了一起,说说笑笑,

竟然走到了早餐铺前,打听起了这新奇的汤包,

每人都要了四五个,说说笑笑,边吃边聊。

人群中,李爷爷手里揣着跟拐棍,也走了过来。

李爷爷可是厨师界享有盛名,

哪怕是运河人家的周老板见到李爷爷,也要在厨艺上叫声前辈,

众人见李爷爷来了,全都十分惊讶,

要知道李爷爷这个人,对味道极其挑剔,

哪怕是周宴临老板的菜,也会被挑出刺儿,有时还会挨一顿骂。

平时,更不可能看见李爷爷到小摊上,去买什么东西吃,

有时候请李爷爷吃饭,吃到了不好的菜,李爷爷还会当场破口大骂。

“李爷爷来干什么?”

“不知道啊?难不成来挑刺的?”

“不能吧,这汤包绝了。”

正在众人疑惑的时候,梁海泓上前问道:“李爷爷,您来这是有什么事吗?“

“我来啊,是尝尝这汤包的味道。”

李爷爷走到小铺,亲自拿开蒸笼,像一个虔诚的信徒,

他极其尊重的把汤包放在小小的平盘里,仔细揣摩。

李爷爷看着洪淮汤包,就像是在看一件精致完美的艺术品。

看着看着,李爷爷竟然老泪纵横,哽咽道:

“当年啊,这乾隆帝下江南,吃了许多山珍海味,唯对这洪淮汤包赞不绝口。

我曾经学艺时有幸吃过一回,多少年了,想不到人之将死之年,还能再见。”

李爷爷哽咽着,

突然用手,扫起身上本就干净的衣服,

又诚挚的闭上眼睛,嘴中默念着什么。

这在大家眼里看起来很奇怪,可在一些专精厨艺的人眼里,

知道这是最对美食报以最崇高的敬意,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这是一种古老的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