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路上,溪流两旁杂草丛生。“小囡,这草你可认识?”
“辣廖子草,怎么了,这里到处都是!”
“这可是宝物!前几日我已经摘了些晒干,今日再摘一些回去,以后我们家的面食可全用到它!”李之恒如获至宝,现在世面上已经有发酵面食了,但发酵菌体不多,发酵的不充分,离后世的松软可口还相差甚远,且未普及,普通农家吃的面食仍是死面,民间对这种植物可以制作发酵面团一无所知。
“这草是什么宝物?可没听说它能吃?”显然小囡也不知道。
“别看它平平无奇,它可是食品发酵必备原材;前几日我已经试着用它做出了酵母。”四五月的辣廖带花带籽,李之恒兴致勃勃的将其全部采摘下来。“嘿嘿,明日你就能吃到最松软的面点,可好吃了。”
“松软可口的面点?那是什么,由炊饼软和吗?”炊饼就是后世的馒头,小囡父亲在世时会给孩子们买些,所以小囡念念不忘。她继续问道:“比阿诺哥昨日做的杨梅排骨还可口吗?没想到青杨梅放进那排骨里,酸甜可口,就那汤汁可以吃三碗饭呢,小团今早还在问能不能天天做那道菜。”
“你阿诺、阿信哥做的美食可都是我教的。咦!他二人呢?”
“在……在后面,阿诺说他看到一只竹鼠,准备捕住晚上红烧呢;阿信在那溪口捡螺蛳,这些玩意能吃吗?”阿福跟在小囡后面,背上挑着半担刚刚用舂谷机磨的粉,喘着气答道。现在他也跟着李之恒一家吃饭,看到阿诺、阿信二人总是到山里、水里弄些之前大家都不敢吃的东西,还将紫苏、薄荷、花椒等奇奇怪怪的叶子、种子放进去,总觉得不可思议,但小心翼翼的尝了尝,偏偏又鲜美可口。
“由他们去!”阿诺阿信二人已将这夷山当成后花园和游乐场,山上哪里有什么野果,哪里有野兔野鸡,都已门清;还找到一条到京城的捷径,比正路要少近半个时辰,只是需要飞绳。李之恒不管二人,继续往回走。“咦!你们等等我,我把那片马齿苋掐了嫩头,晚上炒一盘子吃;对了,阿福回府后撂下担子,再到南湖边那棵大槐树下扯点槐花下来,我来炒鸡蛋。”
“这些……都可以吃?”阿福的脑容量已完全跟不上趟了。庄子里人忙前忙后、劳苦奔波就为了填饱肚皮;却未想到在主家眼里,填饱肚子不需要劳作,野外处处都是,眼睛所见皆是美食;这人比人,气死人。
“今天晚上又有好吃的咯!”小囡是个小馋猫,看着李之恒信手拈来,肚子饿着都走不动路了。李之恒前几日用蚕豆、黄豆霉制了一小缸豆酱,买了一大桶芝麻油、蜂蜜,现在每餐都是煮、炖、煎、炒,小囡、小团、小圆几个小姑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肥了一圈,每日里就盼望着他的几个哥哥会变出什么新花样。李之恒也很享受,美食的美妙就在于发现,把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食材组合成一道美食真是一件美事!
阿诺不亏是猎手家的儿子,竹鼠未逮着,却抓了只野鸡,顺手一捧蘑菇,全炖了汤,那叫一个鲜美;阿信也不示弱,一大盘剪了屁股的螺蛳和上生姜、大蒜、花椒、芥末叶,加了一勺豆瓣酱,边吃边嗦汤汁,麻辣开胃,再荤素搭配上槐花炒蛋、猪油炒野菜,一片赞誉;就是晚上吃咸了,喝了许多水,这时候要是有些甜点中和一下就nice了!
说干就干,拿出今日才磨的面粉,在阿诺、阿信、小囡、小团几人的注视下,李之恒小心翼翼的加上自制酵母、油、蜂蜜、盐、蛋清,和上水,面粉搓揉成团,再向左揉三下,向右揉三下,上三下、下三下,团成一团再来一次,待揉到手光、盆光、面光已过半个时辰,李之恒收起酸胀无比的手,晚上吃的美食全消耗完了还没揉出手套膜,看来笔记上说的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晚上水喝饱了,起夜次数有点多;每起来一次,都去厨房看面团有没有变大;第二日醒的早,阿诺、阿信、小囡也早早起床看着李之恒如何让面团长大。
“神奇!”“真的变……变大了!”“这至少有三倍大!”三个人也是一脸疑惑。
“还有更神奇的!”李之恒将发酵成两三倍大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桌面上,撒层底粉,用手揉搓着排气,面团又回复到昨晚那么小,但是变得柔软有弹性。接着,他将面团分成小块,用手掌压成扁平状,再将其卷成圆柱形,摆放在前几日做的圆柱形锅内,几人盯着面团,一炷香工夫后“咦!”“又开始长了!”那面团如魔术般快速成长。
待长到两三倍大小,李之恒细心地在每个面团表面划了几道口子,这样可以让面包在烤制时更加美观,也可以让面包更加松软。然后,他将锅放入炉子里,如烤山芋般等待着面包的出炉。一炷香工夫灶台中传来了阵阵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李之恒迫不及待地掏出烤锅,只见面包表面金黄酥脆,内部却松软可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取出面包,放在盘子里。
小囡已等不急烫嘴塞了一块:“嘘……香!嘶……香!香!”小团、小圆听着小囡夸张的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