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自与糜贞成亲后,徐州诸事渐入正轨。
一日,刘备偶感风寒,虽不严重,但他听闻华佗医术精湛,便想着前往医馆,一来求些良方,早日恢复精神。
二来也想与华佗交流一番,了解徐州百姓的常见病症,以便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
刘备带着典韦来到医馆。典韦身材魁梧壮硕,满脸络腮胡,跟在刘备身后,犹如一座移动的小山。
此时正值晌午,医馆内人来人往,华佗正忙碌地为病人诊治。
刘备示意典韦在一旁等候,自己则轻步走向华佗。
“先生,备偶感不适,特来向先生求方。”刘备恭敬地说道。
华佗抬眼,见是刘备,连忙起身还礼:“原来是刘使君,快请坐。使君心系百姓,操劳过度,这才染了风寒。我这就为您开些驱寒解表的药方,按时服用,不出几日便可痊愈。”
华佗一边开药方,一边与刘备交谈着养生之道和徐州百姓的疫病情况。
刘备听得认真,不时点头。
交谈间,刘备注意到一个魁梧大汉正熟练地整理着药材,动作麻利,神情专注。
这大汉正是黄忠,他在医馆帮忙已有一段时日,凭借自身的勤快和认真,已然成了医馆的得力帮手。
刘备好奇,便轻声问华佗:“先生,那位帮忙的壮士是?我观他身形魁梧,气质不凡,不似寻常之人。”
华佗微笑着放下手中的笔,说道:“使君有所不知,此人名叫黄忠,字汉升。他本是长沙校尉,因儿子黄叙病重,特辞官带儿子前来徐州找我医治。黄叙的病需长期调理,我便让他们父子在医馆住下。黄忠为报我恩情,闲暇时便在医馆帮忙打杂。”
刘备听闻,心中猛地一震,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黄忠那些令人惊叹的事迹:黄忠以勇猛和善于骑射著称,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定军山一战,他率部居高临下冲击夏侯渊军,将夏侯渊斩杀,为刘备夺取汉中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役也成为黄忠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黄忠在刘备平定益州和汉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刘备扩充了领土,增强了实力,稳定了蜀汉在益州和汉中地区的统治,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备再看向黄忠,此时的黄忠还是壮年,眼中满是欣赏与期待:“晚年就能和关羽打的难分难解,还斩杀了夏侯渊这样的名将,壮年黄忠的战力可是非同凡响的。”
此时,黄忠整理完药材,转身看到刘备等人,虽不知对方身份,但见刘备气宇轩昂,身边的典韦更是气势逼人,便拱手行礼。
刘备见状,连忙起身还礼,热情地说道:“壮士不必多礼。我乃刘备,今日有幸得见壮士,实乃缘分。听闻壮士为了儿子不辞辛劳,不远千里来到徐州,这份父爱令人敬佩。”
黄忠听闻眼前之人竟是刘备,心中一惊,再次拱手道:“原来是刘使君,黄忠失礼了。使君仁义之名远扬,能在此遇见,也是荣幸。”
刘备满脸笑意,主动开启话题:“汉升,我听闻你在长沙时,保境安民,屡立战功,实乃当世英雄。我一直坚信,乱世之中,唯有英雄豪杰并肩,才能救百姓于水火,兴复汉室江山。”
黄忠谦逊地回应:“使君过誉了,黄忠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刘备接着说:“我观壮士谈吐不凡,见识过人。如今徐州虽小,却也在努力积攒力量。我渴望能有像壮士这样的人才相助,共同为百姓谋福祉。若壮士加入,我们定能成就一番大业。”
黄忠听后,心中十分感动,但他想到儿子的病情尚未痊愈,心中有些犹豫。他拱手说道:“使君厚爱,黄忠感激不尽。只是犬子病情未愈,我实在放心不下,待他病好,若使君不弃,黄忠定当追随。”
刘备连忙点头,目光坚定:“壮士一片爱子之心,备深知。我刘备向来说一不二,徐州的大门永远为壮士敞开。等黄叙公子康复,咱们再一同商讨大事,共图霸业。”
典韦在一旁看着,也对黄忠的气度颇为赞赏,他大大咧咧地说道:“俺看这黄壮士也是条好汉,要是能和俺一起并肩作战,那肯定痛快!”
这时,刘备主动说道:“汉升,听闻公子在里屋修养,我能否进去探望一下?”
黄忠连忙应道:“使君肯屈尊探望,实乃犬子之福。”
刘备轻轻走进屋内,只见屋内陈设简单,黄叙正半躺在床上休息。
看到刘备进来,黄叙挣扎着要起身行礼。
刘备快步上前,按住黄叙:“孩子,不必多礼,快躺下。”
黄叙感激地看着刘备:“多谢使君关心,我听闻您的仁义事迹,一直心生敬仰。”
刘备微笑着坐在床边:“我听说你想和父亲一样,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黄叙眼中闪着光,坚定地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