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二十二章 想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 (1/2)

而且南岭那地方百废待兴,正需要大量的人手。

李庆心中定好的韬光养晦的手段,也需要工匠的参与。

这些人,就算真是眼线,也得给他老老实实地干活!

片刻之后,一个身材矮小,面色黝黑,但眼神颇为精明的汉子被带了进来。

他一进门,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声音颤抖着道:“草民……草民张全德,叩见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这汉子,头都快磕到地上了,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李庆放下茶盏,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他,缓缓开口:“你叫张全德?是这五百工匠的领头?”

“是……是,草民正是。”张全德头也不敢抬,声音更低了。

“抬起头来。”李庆淡淡道。

张全德这才战战兢兢地抬起头,偷眼觑着李庆。

李庆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看穿人心。

张全德只觉得浑身不自在,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你们都会些什么手艺?”李庆问道,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张全德连忙回答:“回王爷的话,草民等人,略通土木营造之术,能修建房屋、桥梁、城墙等。也会打造一些简单的工具、农具,还能疏通沟渠,开垦荒地……我等都是粗人,只会些粗活。不过,王爷放心,只要是王爷吩咐的,草民一定竭尽所能,绝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这话说得,倒也算是滴水不漏。

既表明了自己的能力,又表达了忠心。

李庆微微一笑,道:“嗯,不错。本王这次返回南岭,打算兴建一些作坊,不知你们会不会。”

“作坊?”张全德一愣,下意识地问道:“王爷,不知您打算建什么作坊?”

李庆眼神微微眯起,似笑非笑地看着张三,缓缓吐出两个字:“丝绸。”

张全德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立刻道:“回王爷,草民等人,不曾接触过丝绸制作。不过,王爷放心,草民等人虽然不会制作丝绸,但盖房子、修路、造桥,都是一把好手!”

李庆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缓缓道:“如此甚好。南岭百废待兴,正需尔等能工巧匠,为本王分忧解难,你且先下去,安顿好众人。明日一早,便随本王启程,前往南岭。”

“遵命!草民叩谢王爷隆恩!”张全德如蒙大赦,连忙叩首,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

入夜,皇宫,御书房。

胤帝斜倚在龙榻之上,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神情慵懒。

殿内灯火通明,将四周的陈设映照得金碧辉煌。

一名内侍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陛下,南岭王今日约谈了五百工匠的领头张全德。”

“哦?”胤帝挑了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那李庆,都说了些什么?”

内侍连忙将李庆与张全德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复述了一遍。

当听到李庆要兴建丝绸作坊时,胤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这个老三,看来是认清现实了!”他笑声中带着一丝轻蔑,“南岭那等贫瘠之地,能有什么作为?与其想着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倒不如多弄些钱财,做个富贵王爷,倒也逍遥自在。”

他这话,看似自言自语,实则是说给站在一旁的九皇子李昭听的。

李昭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只是垂着头,看不清神色。

胤帝笑罢,目光转向李昭,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昭儿,朕再警告你一次,以后莫要去招惹你三哥。朝中无大事,朕也不会再召他入朝。你二人,各安其事,互不相干,明白吗?”

他这话,既是警告,也是安抚。

李昭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躬身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绝不敢再有丝毫逾矩之举。”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看到李昭如此表态,胤帝总算比较满意。

……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李庆并未立刻启程返回南岭,而是先来到了长公主府。

他此行,是来向长公主李嫣辞行的。

长公主府内,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一派幽静雅致的景象。

李嫣早已在正厅等候,见到李庆,她脸上露出了温婉的笑容。

“三弟,你来了。”她声音柔和,如春风拂面。

“长姐。”李庆拱手行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两人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

李嫣轻啜一口茶,问道:“三弟,你此番回南岭,可有何打算?”

李庆放下茶盏,缓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