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四十五 章 计算组.飞行员 (1/2)

涡流小队在忙碌,李巍也不闲。

“汉斯,你不是实习吗?怎么回来了?”李巍惊讶的发现,汉斯迈耶竟然回来了。

“是这样的,梅塞施密特公司那边想聘请你的计算组。是我建议的。”

汉斯迈耶去了梅塞施密特公司,不仅仅是他,还有一个博士组。为的是彻底解决Me109机翼震颤。虽然,他们已经有了把握解决问题,但问题是时间!计算工作量太大!

汉斯迈耶立马就想起了“东方神奇的机械计算机”!

“那边是保密项目,我的人参与,不合适。”

“诺,这是航空部的批准。”汉斯迈耶道:“只是计算,连工厂都不进,没有什么妨碍。”

“那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答应了。”

李巍看似大方,心里已经乐开了花!要知道虽然飞机的机翼计算很费工费时,但是常用的公式连十个都没有!而这十个公式,计算组本就知道,所缺的乃是这些公式计算中使用的“经验常数”!

这些经验常数,才是核心中的核心,机密中的机密!

梅塞施密特哪怕保密,也挡不住周宇吉公式反推!周宇吉在近一年来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数学能力是相当强!

李巍对应力蒙皮技术望眼欲穿!

要知道,这可是真真正正的实例计算!比研究论文那种理论上的推算要更加贴近工程应用!

也就是说,一旦掌握这些经验参数,就能真正的设计全金属的战机!

能学到“真技术”,而且梅塞施密特公司给的待遇还不错,还能盈利。立刻,李巍把周遇吉找来,密谋一番,周遇吉带领计算组最强的十二个人,带着十几把一米多长的大算盘,即日出发。

-------------------------------------------------------

五月,国内空军派来的四个飞行员,四名机械师抵达哥廷根。

当即,一个叫饶果章的,曾经留学日本法国两国,精通冶金和机械加工,当即被分到了常磐璞的机械组。

一个叫李伯龄的,曾经留学美国,对发动机很有研究。在涡流小队中,发动机组乃是最为薄弱的一个小组,主要技术力量依靠的是德国工程师弗里德里希.舒尔茨,李伯龄当即被纳入了发动机组。

这两个,无论如何,李巍是不打算放人了。无论是借口还是他们的个人意愿,李巍都有办法。

至于另外两个,水平欠佳,只能进车间熟悉生产维修了。

国内派来的四个飞行员,没有一个是李巍提名的。

但是,领头的一位少尉叫沈崇诲!印象中这位也是抗战英雄!至于事迹,李巍记不清了。

但,中国空军,在抗战中,阵亡时间平均二十三岁!因此这四个年轻的飞行员都是李巍值得尊重的!必须尊重!

威廉厂还在搞基础建设,试飞员已经招聘到了,叫马修.费舍尔。

高手,肯定是高手,就是年龄稍微大了点,已经四十岁了。但此人不仅仅是飞行经验丰富,还在汉莎航空中国区做过飞行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是德国的战斗机飞行员,有五架空中击落的记录,是一个王牌飞行员。由于其在战斗中烧伤,一只左手变形严重(但还能操纵风门和节流阀),因此,在德国重建空军的背景下没能入伍。

在留学生们为四名飞行员和四个机械师举行了隆重的接风宴之后,当即李巍让沈崇诲等四个飞行员都加入了训练。

沈崇诲等四人其实只是笕桥航校刚毕业一年,在学校中只飞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一共才一百八十个小时。纳入航空部队之后,也只是飞了三四十个小时而已。论飞行经验,其实还不如李巍呢。

当然,李巍的飞行只是飞行,空军飞行员的飞行是作战,两码事。但,交谈中,李巍发现:中国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员的技战术思维有问题!本来空战中的“狗斗”是包括BZ战术的,但他们对“狗斗”的理解竟然是水平盘旋格斗!

“为什么要狗斗?狗斗的杀敌效率太低了。”李巍道:“难道你们都没听说过德国一战中的空军战术大师奥斯华.波尔克吗?”

沈崇诲道:“我们知道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知道殷麦曼。”

“这个奥斯华.波尔克,是里希特霍芬的长官,某种意义上是里希特霍芬的师傅。而且,殷麦曼机动,其实也是波尔克和殷麦曼联手创造完善的战术。波尔克虽然战绩不如里希特霍芬,但这位被称为“德国空战战术之父!””

“这个我们还真不知道。”

李巍这个二十一世纪的航空迷都知道波尔克,但在这个时代的中国空军竟然不知道这位战术专家的名号。

请不要把后世网络上的观点拿到这个时代。要知道,德国在第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