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场失意的陆舟,却在官场一路得意,俨然成了众人瞩目的红人。
省长的调研表迅速下发到各级部门,而第一站就选在了大风厂。
张雅诚挚邀请沙瑞金一同前往,她郑重说道:“民生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沙瑞金深表赞同,欣然应允。
画面一转,来到大风厂。
工会主席郑西坡忙得不可开交,他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好不容易把陈岩石请了过来。
他一心想着要把这次接待工作做好,让领导们能切实了解大风厂的情况和职工们的诉求。
调研当日,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
张雅和沙瑞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李达康紧随在一侧。
郑西坡满脸期待地迎上前去,准备向领导们汇报工作。
可当他的目光扫到跟在后面的人时,瞬间愣住了——那竟然是陆舟!
郑西坡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
曾经那个被自己轻视,被他认为配不上自己女儿的穷小子,如今却以省长秘书的身份出现在这里。
他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自己当初傲慢态度的些许懊悔,又有对陆舟今非昔比的惊讶。
陆舟也看到了郑西坡,他微微点头,神色平静。
曾经的那些不愉快似乎已被他抛在脑后,此刻的他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认真履行着省长秘书的职责。
人群熙攘,郑西坡即便满心疑惑,也暂时按捺住对陆舟的疑问。
待张雅开始询问大风厂的具体问题时,他这个工会主席立刻站起身来,神情严肃地说道:“张秘书,到现在为止,大风厂无论是拆迁资金还是拆迁地块,都还没有落实。这事儿一直悬着,工人们心里也都不踏实。”
张雅听后,当场将目光转向李达康,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达康书记,那您能告知一下资金和地块落实的具体时间吗?”
李达康微微一怔,随即露出尴尬的笑容,搪塞道:“正在落实中,张秘书,您也知道这事儿牵涉多方,需要些时间。”
张雅却不打算轻易放过这个问题,追问道:“我理解工作的复杂性,但咱们总得给大风厂的工人们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具体什么时候能落实?”
李达康心中暗暗恼火,觉得张雅这是故意给自己下不来台。
可在众人面前,又不好发作,略作思索后,咬咬牙张口说道:“半个月,半个月内一定落实。”
话一出口,李达康心里也没底,毕竟这事儿牵扯到诸多部门和利益关系,要在半个月内完成并非易事。
但话已说出口,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推进。
此时的郑西坡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既为大风厂的问题能得到重视而欣慰,又不禁再次看向陆舟,心中的好奇愈发强烈,想着等这阵儿过去,一定要好好问问他这些日子的经历。
张雅笑容满面地说道:“好,沙书记也在这儿,您这可算是立下军令状啦。半个月后,我期待能听到好消息!”
李达康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深知这承诺背后的压力。
调研结束后,在沙瑞金的介绍下,张雅满怀敬意地慰问着各位老同志。
当她走到陈岩石面前时,陈岩石目光锐利,毫不避讳地问道:“你年纪轻轻,怎么就当上这个省长秘书了,你背后是谁?”
一旁的郑西坡见状,急忙朝陈岩石使眼色,暗示他不要如此唐突。
然而,陈岩石却仿若未觉,依旧紧紧盯着张雅。
现场的气氛瞬间有些紧张,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雅身上。
张雅脸上的笑容未减分毫,她从容自若地回答道:“我背后是人民和国家!”
这简短而有力的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顿时,原本略显凝滞的空气被打破,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大家的眼中流露出钦佩与赞赏,为张雅这份坚定的信念和大气的回应所折服。
陈岩石眼中的审视之色也渐渐消散,转而浮现出一丝赞许。
在这掌声中,张雅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
她清楚,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行动都要对得起人民的信任和国家的重托。
而这一次在大风厂的调研和面对质疑时的精彩回应,不过是她漫漫征程中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去应对,她也已做好准备,勇往直前。
陈岩石听了张雅的回答,虽未再多言,但带着几分悻悻的神色离去。
沙瑞金先是微微皱眉,不过很快便舒展开来,他提议道:“天色快黑了,咱们就在大风厂吃顿便饭吧,如何?”
张雅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