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侃侃而谈,语气中满是自信,声音虽疲惫却铿锵有力。
他的思路清晰,言语间透着一股朴实的智慧,仿佛这些想法早已在他心中酝酿多时。
今日不过是一吐为快。
章邯静静地听着,目光在方俊与地上的图形间游移,偶尔颔首,显然对方俊的建议颇为赞同。
他心里清楚,方俊所说的方法并不复杂,甚至在骊山石料区中已有类似的雏形。
只不过从未有人将其系统化、工具化,这份洞察力与创新却让人刮目相看。
“这些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章邯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
似是想要窥探这个年轻人内心更深处的秘密。
方俊笑了笑,挠了挠头,显得有些腼腆,动作中带着一丝局促。
“每天除了掩埋尸体,便是对着这些石块发呆。琢磨着怎么能提高出料与开采效率,想得多了,灵光一闪便有了主意。”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谦逊又自然,没有半点破绽。
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的轻松,仿佛这些灵感不过是日常劳作中的点滴积累。
平凡得像是从石缝中挤出的水滴。
章邯闻言,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欣赏之意。
他沉吟片刻,目光在方俊身上停留了一会儿,似在掂量他的分量。
随后忽然开口道:“等服役结束,有没有想法入我少府?”
此言一出,方俊心头微微一震,耳边似乎响起了低沉的回音。
进入少府,这可是无数服役之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少府乃大秦的核心机构之一,若能跻身其中,便意味着有了正式的编制,前途无量。
况且,这与方俊的专长颇为对口,简直是天赐良机。
他抬起头,看向章邯那张饱经风霜却不失威严的面庞,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情绪。
然而,方俊的志向远不止于此。
他清楚,若入少府,一辈子恐怕只能埋头苦干,做个技艺精湛的工匠。
权限有限,难以施展抱负,最终不过落得个将作坊大匠的下场,碌碌一生。
他的胸中怀着更大的梦想——改变华夏,以自身的才学为这片土地铸就辉煌,让这片山河因他而闪耀。
少府虽好,却非他的归宿,仅仅是一座舒适却狭窄的牢笼。
思及此处,方俊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声音微微低沉,“多谢少府厚爱。对俊而言,能入少府乃是梦寐以求之事。按理说,我不该不知天高地厚,拒绝少府的好意。只是……”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似有烈焰在瞳孔中燃烧,“家翁亡于赵人之手,我想等服役结束,便去参军。一来,我老秦人当为王上赴死,为大秦死战;二来,我也想亲手杀赵军,以慰家翁在天之灵。还望少府莫怪方俊不识抬举。”
“哈哈,少年人有如此豪气,这是好事!”
章邯闻言,朗声大笑,笑声洪亮,在采石区中回荡。
他伸手拍了拍方俊的肩膀,手掌宽厚有力,带着一股军人的豪迈。
拍在方俊肩上时,发出一声轻响,震得他肩膀微微一颤。
“为王上赴死,为大秦死战,这是我老秦人的信念。你小小年纪有此想法,我身为秦将,也为秦吏,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怪罪?”
他的目光中透着一丝欣慰,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一丝郑重,带着几分期待,“这样,这一片采石区都交由你负责。具体需要什么,你找固商议,合理的要求都会满足。”
“诺。”
方俊恭敬地应了一声,心中却已掀起波澜。
他低头抱拳,余光瞥见章邯那双坚定的眼睛,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他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心中暗下决心,绝不辜负这份信任。
望着方俊转身离去的背影,章邯也迈开步子,朝着采石区外走去,步伐坚定而有力。
他身为少府,公务繁忙,甚少在此久留。
身旁的固忍不住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少府,这伍长俊有赤子之心,当真难得!”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敬佩,目光追随着方俊远去的身影。
“哈哈,是很难得!”
章邯笑了笑,眼中却闪过一丝深意,似有更多的思绪藏在心底。
固只是个普通的上吏,见识有限,有些事他无需多说。
但章邯心里清楚,方俊绝非简单之辈。
他能看出,方俊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