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51章 惊惶与不安 (1/2)

夕阳西沉,天边残留的最后一抹红光被厚重的乌云吞噬。

邯郸城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

王翦收到武安失守的消息没多久,邯郸的赵军便已从斥候的急报中得知了这一噩耗。

城中的气氛骤然紧绷起来。

街道上行人步履匆匆,低语声此起彼伏,偶尔夹杂着几声压抑的叹息。

商贩收起摊位,孩童被父母拉回屋内,城门处的守卫目光警惕地扫视着远方。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无形的压迫感,沉重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仿佛暴风雨前的最后一丝宁静。

邯郸王宫内,赵王迁端坐于王座之上,面容阴晴不定。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发出轻微而急促的“嗒嗒”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那声音虽轻,却像一颗颗石子落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他内心的层层涟漪。

他的目光游移不定,时而落在殿内的烛台上,时而扫过身旁的侍从,似乎在试图掩饰那份难以抑制的慌乱。

烛火微微摇曳,映照在他那张略显苍白的脸上,勾勒出一道道深浅不一的阴影。

他虽贵为赵王,却早已习惯了将决断交给臣下,此刻的他,更像是一个被困于风浪中的孤舟,摇摇欲坠。

殿外,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一丝沉重的节奏。

廉颇与庞媛联袂而至,推开殿门的那一刻,一阵冷风随之灌入,吹得烛火摇晃不定。

廉颇一身戎装,铠甲上还带着战场留下的斑驳痕迹,暗红色的血渍与泥土交织,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腥气。

他的步伐依旧沉稳有力,仿佛岁月与战火并未完全磨灭他的锐气。

然而,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却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疲惫,眼角的皱纹如刀刻般深刻,鬓边的白发在烛光下泛着微光。

他停下脚步,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随即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从沙场上淬炼出的肃杀之气:“王上,斥候传来消息,秦将杨端和攻破武安城,我军全军覆没了。”

话音落下,大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赵王迁的手指一顿,目光微微颤动,嘴唇动了动,却迟迟未能挤出一句话来。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抹惊惶,仿佛那消息如一柄利刃,直刺他的心口。

站在一旁的郭开却再也按捺不住,他的脸色骤然苍白,眼角不自觉地抽搐了一下,额头上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强作镇定,转向廉颇,声音中透着一丝掩不住的急切:“秦军如此迅猛,老将军当迅速增加城防才是。至于武安方向,是否派遣大军前去收复?”

郭开身为赵国丞相,平日里惯于弄权,城府极深。

他深谙朝堂之道,懂得如何在权谋中游刃有余。

然而,他并非全无眼光。

他心里清楚得很,自己可以为非作歹,肆意妄为,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赵王安然无恙,赵国仍是中原的强国。

一旦秦军铁蹄踏破邯郸,赵王迁的生死尚且难料,他的富贵日子却必定走到尽头。

此刻的他,虽极力保持镇定,但那微微颤抖的语调,仍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惶与不安。

廉颇闻言,冷冷地瞥了郭开一眼,眼底闪过一抹不屑。

他的嘴角微微下沉,语气中没有半分妥协,字字如刀,直刺郭开的软肋:“丞相,杨端和手握十万精锐,如今城外便是秦军的关外老营。若是分兵,邯郸城朝不保夕。”

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在提醒郭开,这不是朝堂上的权谋游戏,而是关乎赵国存亡的生死抉择。

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似乎能穿透郭开那层伪装,直达他内心的恐惧。

这一刻,他无意与郭开争锋相对。无论过往有多少恩怨,如今守住邯郸才是头等大事,哪怕与郭开暂时为伍,他也在所不惜。

赵王迁终于打破沉默,声音略显颤抖,眼底深处藏着一抹掩不住的恐慌:“那让武安君南下夺取武安城如何?”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希冀,似乎想从廉颇口中听到一线生机,仿佛那是他手中最后的救命稻草。

他的手指紧紧攥住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显然已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可!”廉颇断然摇头,语气斩钉截铁。

他上前一步,向赵王迁拱手,目光如炬,宛如一柄出鞘的利剑:“王上,武安君率领大军与秦国上将军王翦对峙于井陉关,虽未歼灭秦军,却拖住了秦国最精锐的蓝田大营。若武安君南下夺取武安城,王翦必趁势而动,代郡等地一旦失守,我赵国再无退路。”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在殿内的青石地面上,激起一阵阵回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