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47章 意义截然不同 (1/2)

殿内昏黄的烛光摇曳。

映照在青铜灯盏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嬴政的手指从铜管中缓缓抽出帛书。

指尖触碰到那略显粗糙的帛面时,带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沙沙声,仿佛历史的尘埃在这一刻被轻轻拂动。

他动作轻缓地将帛书铺展在案头。

烛光柔和地洒落在上面,映出墨迹浓淡不一的字迹。

那些字迹或苍劲有力,或略显潦草,似乎还残留着书写者的急切与疲惫。

嬴政低头凝视,目光如水般平静却深邃。

缓缓扫过帛书,从头至尾细细浏览。

攻破武安的艰难过程在字里行间逐渐浮现。

那些血与火交织的画面仿佛透过墨迹跃然眼前。

杨端和的请求也在他心中逐渐清晰,如同一粒石子投入深潭,激起层层涟漪。

殿内的空气沉静而厚重。

只有帛书翻动时发出的轻微响声与烛火偶尔爆出的细小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这片寂静。

嬴政放下帛书,缓缓闭上双眸。

眉宇间微微蹙起,似有一丝倦意,又似在沉思。

他的呼吸平稳而悠长,胸膛随着气息微微起伏,似在平复内心的波澜。

片刻后,他睁开双眼,目光依旧平静如水,宛若深潭无波。

却掩不住眼底深处那复杂的情绪——既有胜利的欣慰,如同冬日暖阳洒在心头;也有对将士牺牲的惋惜,似寒风掠过,带来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

“赵高,传王绾、尉缭、冯去疾、蒙骜、李斯入章台宫。”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然。

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宛如金石相击,余音绕梁。

赵高闻言,低头应道:“诺。”

他微微躬身,步伐轻缓却带着一丝急促退下。

他的身影在殿外的光影中渐渐模糊,直至消失。

只留下嬴政独自站在王案之后,目光重新落在帛书上。

那双平静的眸子里藏着几分思量,似在掂量这场胜利的分量。

三万将士的性命换一座城池,若单从数字上看,自然是亏本的买卖,血肉之躯堆砌的代价令人心悸。

然而,若这座城池是武安,意义便截然不同。

大秦锐士攻破武安,从此将赵国拦腰斩断,邯郸与井陉关首尾难顾,赵国的命脉被硬生生掐断。

从战略上看,这场胜利的价值远超三万将士的牺牲。

喜悦如潮水般在他心中占据上风,却也掺杂着一丝对逝去生命的叹息,似风中残烛,微弱却挥之不去。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帛书边缘。

触感粗糙却带着一丝温热,仿佛还能感受到远方战场的余温。

他心中暗道:这笔账,终究是值得的。

帛书上的字迹在烛光下愈发清晰。

那些墨痕仿佛化作将士们的呐喊与鲜血,在他眼前交织成一幅壮烈而悲怆的画卷。

他微微眯起眼,目光透过帛书。

似乎看到了那座被烈火与硝烟笼罩的城池,看到了将士们倒下的身影,也看到了胜利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封赏……”他的目光停留在帛书末尾。

杨端和提及的封赏一事让他沉吟不语。

指尖轻轻敲击着案面,节奏缓慢而沉重。

每一声轻响都似在敲打着他内心的思绪。

他明白杨端和的用意——以封赏激励军心,为接下来的血战铺路。

无论是南下进攻邯郸,还是北上合围井陉关,等待杨端和的都是硬仗,军心士气至关重要。

然而,这封赏之事却并非简单点头即可。

究竟是全军一起封赏,还是先行赏赐一部分?

战功如何核实,又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

这些问题如同一团乱麻,在他脑海中盘旋,剪不断,理还乱,让他一时难以决断。

他微微眯起眼,目光透过帛书,似乎看到了远方的战场——那血染的城墙,那将士们的呐喊,那无边无际的烽烟。

就在嬴政沉思之际,殿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伴随着齐声的高呼:“臣等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

声音洪亮而恭敬,宛如惊雷划破长空,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以尉缭和冯去疾为首的众臣鱼贯而入。

衣袍在微风中轻摆,步伐沉稳而有力。

嬴政被这声音惊回神思,微微颔首,示意道:“诸位爱卿不必多礼,都起身,入座。”

他的声音平稳而威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