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37章 天地为之震撼 (1/2)

咸阳的天空湛蓝如洗,澄澈得没有一丝杂质。

轻风拂过,卷动着几片薄云在高远的苍穹间缓缓游走。

方俊站在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脚下的黄土仿佛还残留着先秦先民的足迹。

他仰头凝望天际,目光穿过那无垠的蓝色,似乎能触碰到自由的边缘。

“天高任鸟飞……”他轻声呢喃,声音低沉而喑哑,像是对自己灵魂深处的低语。

闭上眼睛,他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未来——锦衣玉食,功名显赫,封侯拜将,甚至名垂青史的荣耀。

然而,这些绚烂的憧憬如同一幅摇摇欲坠的画卷,底色之下,隐藏着一个冰冷而残酷的前提:他必须活下来。

方俊并非生于显赫之家,他只是秦地万千普通子弟中的一员。

家中寒微,父母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

他没有华丽的出身,也没有权势的庇护,唯一拥有的,是一腔尚未被现实磨灭的热血和对命运的渴求。

带着这份执念,他加入了运送粮草的队伍,肩扛粗糙的麻布包裹,脚踏尘土飞扬的古道,从咸阳启程,一路向东。

半个月的跋涉,风尘仆仆,马蹄踏碎了沿途的寂静,车轮碾过沟壑,留下一道道沉重的痕迹。

烈日炙烤着他的脸庞,汗水浸透了粗布衣衫,疲惫如藤蔓般缠绕全身,却未能浇灭他心中的那团火苗,反而让它在风中越燃越烈。

然而,当他终于站在武安城外的荒野上,远眺那座巍峨的城池,现实的冷酷如一把无形的利刃,悄然刺向他的热望。

李斯的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位权倾朝野的秦廷重臣,或许只是案牍劳形间随口一提,或许只是批阅文书时的一笔勾勒,却将方俊推入了军旅生涯的洪流。

他曾天真地幻想,凭着李斯的引荐,自己或许能谋得一官半职,甚至有朝一日得以面见统兵大将杨端和,在那威严的目光中崭露头角。

然而,幻想如晨雾般消散,杨端和并未召见他,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未必听闻。

方俊被匆匆送往一个陌生的地方——死士营。

那一刻,他的心底泛起一丝凉意,像是冬日寒风吹过荒原,又夹杂着一丝莫名的期待,仿佛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而他只能随波逐流。

死士营,这个名字如同一道沉重的枷锁,带着浓烈的血腥与绝望。

方俊领到了一柄长剑,剑身寒光凛冽,触手冰凉,指尖划过刃口时,能嗅到淡淡的铁腥味。

他站在营地边缘,风从远处吹来,夹杂着战场的烟尘与草木的腥气,拂过他略显单薄的身躯。

他抬头望向武安城,那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沉默而威严,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他握紧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指尖嵌入掌心,传来一丝刺痛。

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是建功立业的渴望,还是埋骨沙场的宿命?

这一切,仿佛只取决于命运如何掷下那颗无形的骰子,而他,不过是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后生,别怕!”一个粗犷而沙哑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

一名壮年汉子大步走来,重重拍了拍方俊的肩膀,那力道之大,几乎让他踉跄了一下。

那汉子皮肤黝黑,满脸被风霜刻下的深深皱纹,像是岁月用刀刻下的勋章。

他的眼角带着细密的纹路,眼中却闪着一丝笑意,仿佛早已将生死看透,习惯了战场上的无常。

他抬起粗糙的大手,指着远处的武安城,语气中透着豪迈与豁达:“富贵险中求,咱们死士营是最容易死的军队,但也是最容易立功的。只要你能第一个爬上那城墙,爵位就握在手里了。若还能多杀几个敌人,那就更好了。”

方俊闻言,心头猛地一震,像是有一团烈焰在胸膛中炸开。

他抬头看向那汉子,眼底燃起一抹炽热的光芒,像是暗夜中的火炬。

他恭敬地拱手,声音微微颤抖,却带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坚定:“多谢大哥提点!”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荣光的血路。

那是对功名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他要建功立业,他要搏一个公侯万代!

那壮汉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刺入他迷茫的心底,让他重新找回了方向。

“大哥,兄弟们都不用训练吗?”

方俊环顾四周,见营中士卒三三两两,有的倚着长矛闭目养神,呼吸平稳如入睡,有的低声交谈着什么,神态松散,甚至带着几分慵懒,不由心生疑惑。

这与他想象中纪律严明的秦军大相径庭。

那汉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略显发黄的牙齿,摆了摆手,语气轻松中带着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