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35章 彼此心照不宣 (1/2)

“少府,你与他接触颇多,又身为京师军的主将,方俊的一切表现,想必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李斯端起茶盏,指尖轻轻摩挲着青瓷的边缘,触感冰凉而光滑。

他微微眯起眼睛,抿了一口凉茶,茶水清冽中带着一丝淡淡的苦涩,在舌尖缓缓散开。

他放下茶盏,目光悠然地落在章邯身上,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探究的意味,“你觉得此子能在赵国战场上脱颖而出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似在闲聊,又似在试探,每一个字都带着几分深意。

章邯闻言,缓缓拿起自己的茶盅,指腹轻轻划过盅沿,青瓷的冰凉触感透过皮肤渗入心底,让他心绪稍定。

他沉默了片刻,似在斟酌言辞,目光低垂,盯着盅中微微荡漾的茶水。

半晌,他抬起头,眼神深邃地望向李斯,意味深长地说道:“若他不死,未来的成就难以估量。”

他的嗓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一股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每一字都经过反复推敲,蕴含着对方俊的无限期许。

他轻轻放下茶盅,盅底与案几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声,在安静的室内回荡。

他靠向椅背,双手交叠在膝上,目光转向窗外。远处,骊山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苍翠的山脊与天际线交融,透着一股肃穆。

“王上求才若渴,而战场向来是一个人最容易崭露头角的地方。这半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他的努力与拼搏,那股劲头……”

他顿了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似是欣慰,又似是感慨,“此人心中那种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即便是廷尉您当初,恐怕也未必有如此炽热。”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李斯身上,带着一丝审视,“还有他那恐怖的学习能力,足以让他在无数人中脱颖而出。无论是阵法推演,还是器械改良,他总能以最快的速度上手,甚至举一反三。这种天赋,我在京师军中从未见过。他的每一次进步,都像是在刀尖上起舞,惊险却又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李斯听罢,轻笑了一声,笑声短促而清亮,带着几分欣慰。

他将茶盏放回案几,动作轻缓,盏底与木面相触,发出低微的“笃”声。

他双手交叠在膝上,目光悠远地望向章邯,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哈哈,但愿你我不是白费力气!”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戏谑,却掩不住那份真切的期待。

“这个天下,从来不缺少人才,更不缺少年天才。像方俊这样的少年,你我都见过太多。”

李斯的声音渐渐低沉下来,带着一丝岁月的沉淀与感慨。

他微微侧头,目光投向窗外,似在追忆往昔,“但你我都清楚,只有真正成长起来的少年天骄,才配得上‘天骄’二字。否则,年少时的惊艳,不过是一生的巅峰,再无寸进。”

他顿了顿,目光微微一凝,语气变得郑重,“比如那位!”

章邯听罢,沉默了片刻。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低微而有节奏的“笃笃”声,似在掩饰内心的波澜。

他的眉宇间闪过一丝沉思。虽然他对方俊抱有期待,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与“那位”相比,如今的方俊尚有天壤之别。

那位年仅十二便已是秦国上卿,少年得志,风华绝代,才智与胆识兼备,别说是自己,即便是李斯与之相比,也难免逊色几分。

而方俊如今已年十四,虽改良了开山采石的工具,展现了过人的才智,但与那位相比,终究差了不止一星半点。那位的光芒如烈日当空,而方俊如今不过是一颗初露锋芒的星辰。

“那位终究出身贵族,即便家道中落,仍有书香门第的底蕴,家学渊源深厚,与方俊的差距大些,倒也正常。”

李斯见章邯沉默,反而开口安慰。

他的声音柔和了几分,似在宽慰,也似在自省。

他微微一笑,眼角细纹微微舒展,“方俊却是真正的庶民出身,能走到这一步,已属不易。他的每一步,都是从泥泞中爬出来的,那份韧性,比起那位多了几分人间烟火。”

这一刻,李斯眼底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

他走的是文吏之路,步步为营,靠着谋略与耐心登上廷尉之位;章邯虽为武将,却因身为京师军主将,职责所在,难以亲临战场。

而方俊选择的是一条血与火的战场之路,与他们二人的轨迹并不冲突。

因此,李斯与章邯心中并无紧迫感,反而更希望方俊能崛起。

毕竟,亲自栽培的人才,才更值得信赖,更能在未来的朝堂上成为他们的臂膀。

当然,他们也曾设想过一种可能——方俊最终强大到脱离他们的掌控,羽翼丰满,自立门户。

但这个念头只在脑海中一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