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结束之后。
祁同伟坐在自己的办公室。
想起这次见到赵建辉的话。
着重说了李达康此人,李达康本来是赵立春的人。
但李达康也知道赵立春不干净。
所以后来倒戈向赵建辉,而随着换届,不仅刘建国入阁了,连刘建辉也调任汉西省更进一步。
虽然他继承了刘建辉的一些政治资产。
其中就包括李达康。
但李达康的忠心,是在不刚恭维,虽然对他已经示好。
但根据赵建辉所说。
在他走后。
李达康已经私下见过钟正国。
首先李达康背后没有强大的政治资源,能力重要。
但有时,靠山也很重要!
反复横跳。
李达康这样做名声不好,甚至影响到以后的仕途。
最多坐到他现在这个位置,再进一步不可能。
但对这样没有靠山的人来说。
省会城市一把手,也算是巅峰了。
“想要真正收服李达康,还需要多方考虑。”
“暂时假定李达康是钟正国那边的人。”
祁同伟揉了揉太阳穴,就在思考时。
门外敲门声响起。
是孙连城。
会议结束,他第一个召见的就是孙连城,毕竟他都已经离开汉东半年了,需要找一个人了解一下。
孙连城在光明区深耕多年。
对京州的政治生态了如指掌,能从他那里挖掘出不少珍贵情报。
………
“此刻唤你前来,意在探询你对这群京州市委常委的认识深度,谁是李达康的铁杆?”祁同伟询问道。
“还算有些了解。”
孙连城缓缓言道:
“前任市委书记年事已高,即将退休,诸多事务不再过问,实际的掌舵人其实是李达康。
无人敢公然异议,因此京州市委表面看来高度统一,无异声出现。
但这仅限于表象,陆书记曾私下告诉我,李达康独断专行,个性强硬,对同志不够尊重,市委内部不少人对他心存不满,就连市政府那边亦是如此。”
“哦?”祁同伟大脑飞速运转,又问:“具体有哪些人对李达康不满?”
孙连城闻此言,不禁心头一热。
看样子,祁同伟是真打算对付李达康,这可太妙了,我的憋屈总算能一吐为快。
“祁书记,您准备对李达康动手?”
“倒也不至于。”
祁同伟摆了摆手,回答说:“我来京州是做事的,不是来搞斗争的。”
“当然,作为市委书记,京州的事理应由我来做主,李达康的肆意妄为,到此为止。”
孙连城暗自盘算,如此亦可行。
只要祁同伟能把权力扳回,往后自己的日子必会舒坦许多,不必再忧虑李达康的羞辱。
“据我了解,纪委书记,政府秘书长,均对李达康颇为不满,指责他过于偏袒亲信,导致纪检和政法工作难以推动。
第二副市长对李达康也有诸多微辞,他负责交通、住房和城乡建设,与李达康在工作理念上分歧明显。
此外,组织部长和公安局局长,似乎也与李达康不对盘。
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祁同伟微微颔首,再问:“丁义珍也算是我们的老相识,记得他名声不太好,现在怎样了?”
“丁义珍?”孙连城一脸鄙夷。
“那家伙,腐败分子一个,金山时期那么穷,他都能捞油水,如今光晖区富饶之地,岂有不贪之理?
丁义珍通过土地出让和市政工程,绝对搜刮了不少,恐怕金额已上亿。”
“你有确凿证据?”
“证据我手上没有,但他和那些商贾勾肩搭背,其间交易我不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拆迁款和工程款的回扣他绝对没少拿,查一查,定是个大案。”
“好,我会调查的。”祁同伟站起身来。
“老孙,回去后把工作做实,多关注民生,提升一下口碑,等丁义珍落马,我便向省委举荐你。”
“真的?”孙连城惊喜交加。
“您放心,今后我一切听你调遣,你指向哪,我便打向哪。”
望着孙连城离开的背影,祁同伟不禁苦笑。
“他确实憋屈久矣,对李达康恨之入骨,只要有人能替他出头,何事不可为?只愿他日后能渐渐恢复常态吧。”
……
下班后,祁同伟邀请了高育良夫妇来家中共进晚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