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斗胆问一声郭小兄弟。”
“倘若关中、巴蜀尽入你手,蒙古何以坐视你攻灭西夏,收复河西走廊,连接青塘、西域。”
一改慈眉善目的道士模样,马钰宛如一名睿智的智者,质疑道。
“道长问得好。”
面对诘问,郭靖并不生气,反而胸有成竹地说道:“卧榻之侧怎容他人酣睡。”
“蒙古帝国自然不能坐视我占据关中、巴蜀、河西、青塘之地。”
“可他们没得选择。”
“哦?”
这话立马让马钰来了兴致。
“道长可知西辽?”
“自是知道。”
迎着郭靖的目光,马钰侃侃道来:“昔日,金灭辽国,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远走西域。”
“辽保大四年(1124)在可敦城称王,此后继续向西征伐,建都于虎思斡鲁朵。”
“西辽雄踞河中、西域,与蒙古、金国、西夏并列为当世强国。”
自从西夏出现后,中原大地与西域之间的交流被阻断,一直到成吉思汗出现才逐渐恢复。
远在西域、中亚的霸主西辽自然而然出现在了南宋君臣眼中,南宋多次想要联合西辽,对付西夏、金国。
“呵呵。”
然而,郭靖嗤笑了声,讥讽道:“道长说的那是从前。”
“西辽君主耶律直鲁古去年已经没了,乃蛮部太阳汗子屈出律娶了直鲁古之女忽浑公主,执掌西辽。”
“河中地区崛起了一个新的强国: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接连战胜古尔王朝,实力与日俱增。”
“蒙古帝国的发展已经接近饱和,向东是苦寒之地,向南有山岭阻隔,金国、西夏并不弱小。”
“这一点,成吉思汗已经意识到了,他们已经开始转移重心。”
“自草原向西一马平川,做为一个雄主,成吉思汗把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以覆灭仇敌之名进攻西辽,打开通往西方的通道,一望无际的河中草原未尝不能成为蒙古人放羊牧马之地,这便是我的机会。”
‘原来如此!’
马钰恍然大悟,他现在知道了郭靖的信心从何而来。
不管怎样,蒙古帝国想要灭亡西辽都不可能在短时间结束,更何况,花剌子模也不会坐视西辽灭亡。
到那时,中亚强国与蒙古帝国的新一轮较量会牵扯住蒙古铁骑的南下精力,这个空档期足够郭靖夺取关中,站稳脚跟,甚至为了西征,成吉思汗也许会与郭靖结盟,共同对付金国。
“全真教在关中之地一呼百应,又是江湖第一大派,声名远扬。”
“可相比于正一道,着实有些不够看。”
“倘若全真助吾,我允全真为道门魁首,无论中原、草原、西域,大军所到之处,全真立观。”
“如何?”
目光熠熠,郭靖抛出了最后的重磅筹码。
“此言当真?”
马钰瞪大了眼睛。
这个承诺无异于与国同休,全真教押注郭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只是以全真教现在的实力尚不足与我谈条件。”
“道长以为呢?”
耸了耸肩,郭靖看似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让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在他对面的马钰反而露出了笑容:“郭小兄弟胸怀天下,全真一门自当助你。”
“贫道这就回返终南,待郭小兄弟举兵入关中,全真必定箪食壶浆,喜迎汉军。”
“祝道长马到功成!”
双手抱拳,郭靖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认真表情。
“驾!!!”
月夜下,一道身影策马扬鞭,疾驰而去。
没有人知道马钰的远去意味着什么,可当郭靖举兵叩关中之时,全真教已然统一了关中八百里沃野的所有江湖门派,俨然成为了关中地区的地头蛇。
这一君子之约一度成为了后世为之称颂的典范!
........
夜色渐深,帐篷之中,油灯散发出黄色的光芒,映照在郭靖脸上。
‘九阴真经!’
郭靖取出了包裹着匕首的人皮,细细查看起来。
《九阴真经》全称为总纲,乃是中年黄裳于宋廷监督道藏印刷,读遍天下间几乎所有道藏,精通内典,以梵文书写这本旷世巨作。
《九阴真经》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总纲,下卷为武功招式。
当初,黄药师之妻冯衡以惊人记忆从周伯通那里记下了九阴真经下卷,这一卷便是梅超风、陈玄风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