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
一声尖锐的鹰哨声从中都赵王府传出,悠扬绵长,响彻天际。
“唳!!!”
天穹之上响起一道鹰啼之声,似是在回应郭靖。
阳光下,一只猛禽盘旋于空,振翅而飞,扑向了下方的赵王府。
“好雕儿。”
郭靖一把抓住了白雕的玉爪,亲昵的抚摸着它的身体,隼羽顺滑,手感很不错。
“殿下。”
一名锐士恭敬的将铜管递给了他。
“嗯。”
郭靖接过铜管,小心翼翼的塞入白雕脚踝处的大一号的铜管中。
“哗!”
而后,白雕振翅而起,渐渐消失在了远方。
“你带几个热,将耶律楚材请到这里来。”
目送着白雕远去,郭靖吩咐道。
“诺。”
锐士校尉郭胜二话不说,转身离去。
.........
未时三刻,燕京北郊,蒙古大营。
“木华黎叔叔。”
“这是郭靖发来的信,上面写着今夜子时四刻动手。”
“梁国三千锐士会分别打开宣华门、玉华门、拱辰门。”
“届时,还需要探马赤军、契丹军、汉军齐心协力,攻破金国中都内城。”
一身华丽猎装的华筝手中拿着那张小小的纸,匆匆闯入中军大帐。
把守中军大帐的蒙古士兵都认识这位‘火臣别吉’,丝毫不敢阻拦她。
“哦?”
木华黎直接从主位起身,惊讶道:“没想到云中国王这么快就准备好了。”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呐。”
距离郭靖入城不到十天,三千锐士已经摸清楚了所有情况,这未免太迅猛了。
“来人,召集众军。”
“是!”
几名蒙古侍卫赶忙下去通知营中的所有领兵将领。
不一会儿,带孙、按陈、孛秃、蒙可哈勒札、阿勒赤等蒙古各部将领、契丹将领吾也而元归、耶律秃花,汉军将领史秉直、史天倪、刘伯林、刘黑马父子等人纷纷汇聚到了中军大帐。
“各位。”
“云中国王来信,一切准备就绪。”
“今夜子时四刻,他将配合夺取燕京四门。”
‘啊这?’
听到这一消息的众多将领都有些不敢相信,一切似乎太顺利了。
“下面,我命令。”
俯瞰众人,木华黎沉声大喝:“一万两千探马赤军进攻宣阳门。”
“火臣别吉部下一万汪古部骑兵进攻拱辰门。”
“两万契丹军进攻宣华门,三万汉军进攻玉华门。”
“攻下金国中都,我将亲自向大汗为诸位请功。”
“是。”
一众蒙古、契丹、汉军将领无不心神振奋,大声应道。
一时间,沉寂了半个多月的蒙古大营才是动作起来,华筝亲率一万汪古部骑兵不变,依旧等在拱辰门外。
探马赤军、契丹军、汉军各自调换了进攻方向,以确保三军都能够获得同等的机会,至于谁能够取得最大的战果,那就要看谁更早攻破所在城门,进入金国内城(皇城)。
整个蒙古大营变得热火朝天,一个个蒙古骑兵、契丹士兵、汉军都在磨刀霍霍。
近在咫尺的金国中都燕京似乎没有意料到山雨欲来风满楼,守城的金兵变得格外松懈,就连那些金国官员,跑的跑,走的走,没几个还留在这座危城中。
另一边,始作俑者的郭靖正在会见后世历史记载中,成吉思汗的第一辅臣,耶律楚材。
“参见梁侯。”
耶律楚材早就在锐士的口中得知了他要见的人是谁,对此并不诧异。
“嗯。”
审视着眼前身长八尺,长着浓密的络腮胡子,声音洪亮且带有磁性?的男子,郭靖心中思绪万千。?
耶律楚材,辽东丹王突欲之八世孙,金国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历经蒙古帝国太祖、睿宗、太宗三朝宰辅。
金泰和六年(1206年),耶律楚材被征召授予掾职,后任开州同知,贞祐二年(1214年),金宣宗南迁至汴京,耶律楚材之兄耶律辨才、耶律善才均随行,耶律楚材留在中都,被留守燕京的丞相完颜承晖任命为左右司员外郎。
1215年,应成吉思汗之招至漠北,随队西征,窝阔台汗三年(1231年)任中书令。
蒙古帝国时期,耶律楚材大力推动文治,逐步构建‘以儒治国’的方略,他所主张的制度措施为元朝建立奠定了立国之基,对元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