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便是蛇的味道,鹰一样的爪子还没有鸡爪好吃,俗、太俗了。
利用基因编程,来创造出“龙”味,此路不通啊。
所以味觉博物馆才开始继续招人,寻找有着新思路的调味师。
赵馆长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我选择你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你给了我一段本不存在,但如梦似幻的记忆。
我想按照你的这个思路兴许真能创造出龙来!”
05历史的滋味
我最初的想法是用历史的厚重来还原出神话的滋味。
以历史上饮食味道的变化做龙身,以不断进化的烹饪技巧做龙魂,蜿蜒而上直到如今。
秦时清苦,但能提神励志的野菜作为第一味,以汉朝开始兴起的五谷、面食、稻香、麦香作为第二味。
唐时的胡饼、羊肉、鱼脍、荔枝和马奶葡萄在口腔中百花齐放,这是万国来朝,物质丰沛的盛唐之味。
宋朝的东坡肉,元朝的奶茶、烤饺子。
清朝种类繁多的御膳和海纳百川滋味的满汉全席。
老饕吃了我调制的这一滋味,都如同刘姥姥入那大观园,大开眼界。
但味觉博物馆的赵馆长尝了滋味后,却摇了摇头道:“你这味道,很好,很丰富。
品其滋味如同漫步在一步一景的苏州园林之内。
但园子是死的,龙是活的。”
赵馆长的话,我一开始不解其意,所以不以为然,尝我调出的这一滋味,有秦汉、唐宋元明清,七种变化,活灵活现,你凭什么说我这味道是“死”的。
直到一位华裔研究员尝了我研制出的滋味,给出的评价才让我如遭雷击,反应过来了。
他说:“你调的这味道很好,但我并没有尝出什么历史的滋味啊。”
怎么会?其他人明明尝明白了,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
不对,那些人都是美食文化历史方面的专家,尝出我想要表达的想法,很正常。
但是普通人呢?外国人呢?
他们尝不出这道菜包含的历史底蕴,他们尝不出这历史传承之“龙”。
怎么办?我的研究进入了瓶颈。
更糟糕的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我身边应验了。
06悲伤的滋味
赵馆长病重了,病的很重不知道能不能撑过这一回。
赵馆长对我有知遇之恩,在味觉博物院研究的这几年,他对我也多加关照,对我而言,他是亦师亦友亦父的存在。
我来到他的床前,握住他苍老又因病消瘦的手,一股酸涩感涌上我的眼眶。
那感觉顺流而下,我的鼻腔、我的上颚好像都要渗出泪水来了。
舌头在口腔里转了一圈,尝到的味道都是苦的。
“不必悲伤。”赵馆长轻轻握了握我的手,他的手已经没有力气了,我几乎感觉不到他的手劲。
“人总有一死,死前我想尝到龙味,你能实现我的这个愿望吗?”
赵馆长苍老的眼中蕴着泪,那泪水晶莹如透镜,透着这镜望着他的眼,我好像看到了一双婴儿的眼,那是世上最干净的目光。
那目光没有世间种种悲欢离合、痛苦不幸,只有最纯净的祈求,就像婴儿张开手向母亲要求拥抱和抚慰。
我忽然被莫大的悲伤淹没了,我能实现赵馆长的愿望吗?
我能在他死前实现“龙味”的研发吗?
不可能!不可能!之前的路错了,如今要重头再走!
我的心头突然涌上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
似恐似惊似畏惧。
茫然、彷徨、不知所措。
我忽然想甩开赵馆长的手逃出去,逃出研究所,逃出博物馆,逃出这个世界,似乎如此我就能逃出这份不可名状的情绪。
但我逃不掉啊。
悲伤的潮水把我席卷入海。
暗流涌动把我送进海底,在漆黑的海底,我终于看清那份我想逃离却逃不掉的感情。
赵馆长大概没有机会在死前品尝到龙味了。
那我呢?
我能在死前实现自己的梦吗?
这才是让我最不寒而栗的。
07蜃楼的滋味
研究龙味的工作陷入停滞,短时间内,我想不到什么好的点子。
赵馆长马上就要做手术了,据说成功的几率只有一半的一半。
哪怕成功了,他也大概率无法再继续工作了。
在手术前,我想圆他的梦,哪怕这梦是假的,我也不想他死不瞑目。
所以我找了一个演员,我对演员说:“我会给你一颗糖,你把它吃下,就当你品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