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悬,那炽热的光线毫无遮拦地倾洒而下,将整个凉州城外的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滚烫的金黄之中。
狂风裹挟着漫天黄沙,肆意飞舞,打在人的脸上生疼。
叶星辰一袭黑袍,身姿挺拔如松,稳稳地站在这片风沙之中,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巍峨山峰。
身旁,福伯神色关切,不时抬眼望向叶星辰,眼中满是忠诚与担忧;唐梦瑶灵动的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坚毅,她紧紧地跟在叶星辰身后,仿佛随时准备为他分担一切;
孙启身着戎装,剑眉星目,浑身散发着军人的英武之气,他的手不自觉地按在剑柄上,时刻保持着警惕;牛壮则如同一座小山般矗立在旁,他那魁梧的身材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憨厚的脸上此刻也写满了严肃。
在他们身后,浩浩荡荡的随行队伍整齐排列,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情,等待着叶星辰的命令。
望着紧闭的城门,叶星辰剑眉一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沉声道:
“福伯,前去通报,就说本皇子奉陛下之命前来监军,叫他们速速开门!”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呼啸的风声中依然清晰可闻,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福伯领命,快步上前,那略显苍老却依旧稳健的步伐在沙地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他来到城门前,抬头对着城墙上的守卫高声喊道:“六皇子叶星辰奉陛下之命监军,还不速速开门!”他的声音高亢激昂,在城墙上回荡着,惊得几只栖息在墙角的飞鸟扑腾着翅膀飞远。
守卫们面面相觑,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阵仗,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其中一个稍显年长的守卫匆忙说道:“快,快去通报知府大人!”几个年轻的守卫如梦初醒,匆忙跑下城墙,那慌乱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城内格外刺耳。
不一会儿,只听见一阵沉重的“嘎吱”声,城门缓缓打开。凉州知府王强带着一众官员,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王强身形微胖,穿着一身略显陈旧的官服,脸上的笑容似乎都带着几分讨好的意味。还未走到近前,他便“扑通”一声跪地,声音洪亮且恭敬:“下官凉州知府王强,恭迎六皇子殿下大驾,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他的额头触碰到地面,那扬起的沙尘落在他的官帽上,显得有些狼狈。
叶星辰大步向前,双手稳稳地扶起王强,关切道:“王大人不必多礼。本皇子此次前来,是要协助凉州抵御外敌,解决百姓困境,还望王大人如实告知凉州现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关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信任他。
王强站起身,神色忧虑,重重地叹了口气说:“殿下有所不知,这凉州近年来旱灾、蝗灾不断。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周边部落见我凉州国力衰弱,百姓疲敝,便频繁骚扰掠夺。我们虽组织兵力奋力抵抗,但无奈兵力严重不足,物资更是匮乏到了极点,实在是难以支撑啊!”他说着,眼中泛起一丝泪光,那是对凉州百姓的担忧和对局势的无奈。
叶星辰闻言,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心中暗忖:看来凉州局势比想象中更严峻。他沉声道:“王大人,先安排我们住下,再将凉州兵力部署、物资储备等详细情况整理成文件送来,本皇子要好好研究应对之策。”他的语气坚定,仿佛在向王强传递着一种信念:无论多么艰难,他都有信心解决凉州的问题。
第二章:商议对策
知府衙门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屋内的光线有些昏暗,几盏摇曳的烛火在微风中闪烁不定,更增添了几分压抑的氛围。叶星辰、孙启、牛壮、福伯和唐梦瑶围坐一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商议着应对之策。
孙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殿下,如今凉州兵力不足,物资匮乏,想要抵御外敌,难如登天。依末将之见,我们应向朝廷请求支援,只有朝廷增派援兵和物资,我们才有足够的力量与敌军抗衡。”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叶星辰更清楚地了解局势的严峻。
牛壮用力点头,附和道:“孙将军所言极是。殿下,咱们得赶紧向陛下上书,说明凉州危急情况,请求援兵和物资。”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屋内回荡着,带着一种急切的情绪。
叶星辰静静地听完,缓缓摇头,冷静分析道:“向朝廷请求支援固然可行,但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在此期间,百姓还要遭受更多苦难。我们必须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增强凉州自身实力。”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坚定,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冷静和理智。
众人陷入沉思,屋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的风声不时传来,仿佛在诉说着凉州的苦难。这时,福伯缓缓开口:“殿下,老奴有个想法。咱们可以发动百姓,组织一支民兵队伍。这些百姓长期遭受外敌侵扰,对敌人恨之入骨,稍加训练,必能成为一支强大力量。”他的声音虽然苍老,但却充满了力量,仿佛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