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95章 记在名下 (2/3)

:“祖母!“

这一声叫得吴氏心口发烫,搂着再也不肯撒手。待陆重锦提起记名的事,老太太捻着佛珠沉吟:“且让孩子在咱们院里住段时日,等知舒身子养好些再说不迟。“

可侯府里平白多个男娃哪能瞒得住?翌日清早,温知舒梳头时就听外间洒扫婆子嚼舌根。菱花镜里映出她陡然发亮的眸子——玉漱?陆玉漱!前世长姐温知虞膝下那个十五岁中状元的养子!

“绿萝!“她攥紧梳篦急声唤人:“去西市买些孩童玩意儿,拨浪鼓、竹马、糖画。但凡四岁小儿爱的都备齐!“两个新买的丫鬟面面相觑,冬安大着胆子问:“夫人要给吴老夫人贺寿?“

温知舒对着妆匣抿唇笑而不语。陆重锦待她千依百顺,虽不能行夫妻之礼,可若养个出息孩儿承袭爵位。铜镜里美人唇角越翘越高,簪上赤金步摇便带着食盒往东跨院去。

吴氏正倚着窗棂看孙儿逗猫。那狸奴养得油光水滑,任孩子揪着颈毛也不恼,只从喉咙里滚出几声咕噜。忽听得廊下环佩叮当,老太太脊背顿时绷直了。

“给母亲请安。“温知舒笑盈盈福身,目光粘在那粉团子身上:“听闻表亲家孩子来玩,特地带了些零嘴儿。“说着打开描金食盒,各色蜜饯果脯铺了满案。

陆玉漱嗅着甜香蹭过来,温知舒趁机塞给他个彩绘拨浪鼓:“告诉婶婶叫什么名儿呀?“孩子舔着糖渍手指含混道:“玉漱。吴玉漱。“温知舒心头猛跳,前世长姐院里那孩子初来时不也叫吴姓?

吴氏攥着帕子强笑:“苦命孩子爹娘都没了。“话未说完便被温知舒截住:“母亲放心,我最会照看孩儿。“说着又要给玉漱试新裁的褂子。康婶在旁帮腔:“小少爷跟夫人投缘呢,孩儿眼最毒,分得清真心假意。“

正闹着,陆重锦撩帘进来,玄色袍角还沾着朝露。他伸手拢住妻子肩头:“江南带回的云雾茶该起了,夫人陪为夫尝尝?“温知舒恋恋不舍起身,临出门又往孩子兜里塞了把松子糖。

暮色漫上屋檐时,东跨院传来孩童清亮笑声。吴氏搂着孙儿喂杏仁茶,忽听得怀中稚语:“祖母,那个漂亮婶婶身上的香香,和娘亲一样。“老太太手一抖,瓷勺磕在碗沿发出脆响。廊下守夜的康婶抬头望月,隐约见得西南角世子院落还亮着灯。

陆玉漱盯着父亲与温知舒交握的手,突然抓起案几上的缠枝莲花盏砸过去。茶汤泼在温知舒杏色裙裾上,烫出深褐斑点。

“爹爹——!“童音尖利得像碎瓷片。

吴氏慌忙捂住孩子的嘴,翡翠镯子磕在玉漱门牙上:“小祖宗!你爹有要紧差事。“转头对呆立的婆子们呵斥:“都聋了?还不带哥儿去更衣!“

穿过描金屏风时,玉漱狠狠咬住吴氏虎口。老妇人疼得倒抽冷气,将孩子摔在锦缎堆里:“反了天了!说!谁教你说那些腌臜话?“

“我自己听见的!“玉漱攥着腰间银锁片,那是姜莺莺打的百家锁,“南城卖炊饼的王阿婆说,抢别人汉子的都是瞎包货!“

康婶“扑通“跪地,额头撞得青砖咚咚响:“老夫人明鉴!我们夫人日日教哥儿背《弟子规》,定是。定是街坊那些长舌妇。“

“好个街坊!“吴氏捏碎腕间佛珠,“三岁看老,再跟着那下作坯子,好好的侯府血脉都要染上市井气!“

玉漱突然蹦起来,抓乱吴氏梳得油光的发髻:“老妖精!把我娘亲还来!“镶玉的扁方“当啷“落地,碎成两截。

温知舒指尖抚过绣着并蒂莲的枕套,听着廊下渐近的脚步声。方才那盏茶泼得妙,正愁没由头发作。她对着铜镜揉红眼眶,在陆重锦跨进门时恰到好处地颤了颤肩。

“这孩子。“陆重锦盯着窗棂上摇晃的竹风铃,那是莺莺去年端午编的,“他表姨守寡带着不容易,你若实在不喜。“

“夫君说的什么话!“温知舒急急打断,帕子按在眼角,“我见玉漱第一眼就心疼,想着若咱们孩儿活着,也该这般玉雪可爱。“她故意晃了晃腕上求子符,红绳刺得陆重锦瞳孔一缩。

吴氏盯着儿子衣襟上的胭脂印,那是方才温知舒扑过来时蹭上的。老妇人摩挲着断成两截的扁方,突然冷笑:“你那个好表妹,倒是会养儿子。“

陆重锦喉结滚动,想起离京前夜。姜莺莺伏在案头画硝石矿脉图,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在灰墙上,单薄得像随时会消散的雾。

“母亲,玉漱必须记在知舒名下。“他听见自己声音像浸了冰水,“太子要的黑火药。只有莺莺能制。“

康婶用冷帕子敷着孩子红肿的右脸,玉漱在梦里还抽噎着喊娘。老嬷嬷摸出贴身藏着的荷包,里头有姜莺萸塞的银票和字条——“待玉兰花开“。

窗外闪过两道黑影,是侯府的暗卫。康婶抖着手将字条塞进炭盆,看火舌舔过“南诏“二字。灰烬里露出半角朱砂符,正是温知舒今日悄悄塞给玉漱的“平安符“。

暮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