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对赵国国君讲的话和燕国国君的词不完全一样,内容完全一样。】
【还是天下为一的意思,他说,‘一韩魏齐楚燕赵,以纵亲,以叛秦。’】
【秦国攻打任何一个国家,其他五国都出兵,如果有一国不出兵,违反盟约,其他五国打他一个。】
【这就是苏秦面对强秦提出来的六国生存策略。】
【赵国的国君很高兴,又给了苏秦一大笔资金支持他。】
【随后,苏秦一路下去六国的国君全都同意了。】
【最后,苏秦一个人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合纵成了,苏秦成了六国的总指挥。】
【他的合纵盟约胜利,就把盟约寄给秦惠文王一份,文王15年没有敢出函谷关。】
……
“哼!”
“朕明白为何尔等会反对苏秦张仪之思想纵横。”刘彻冷哼后说。
“陛下,您能明白不妄臣子良言劝阻。”公孙弘松口气。
可算见到自家陛下夸人了。
在刘彻身边不知道多久了。
都没有见过他动嘴夸人。
不是骂人,杀人,贬人就是在换丞相的路上。
在他接任丞相以前,短短数年。
换了五个丞相!
这放在那一朝代都是极其不可思议的。
丞相更换如此频繁。
可见刘彻心中对于能力、权利有多重要!
“虽苏秦此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六国的“合众弱以攻一强”,形成了一股能与秦国抗衡的力量,这是政治手段。”
“虽凭借一己之力,游说六国,提出合纵之策成功让六国结盟佩戴六国相印口才与个人魅力不凡,这是个人手段。”
“虽有初步抗衡秦,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定策略,站在大势站在平台之上把握时机敢于触击打,这是时势手段。”
“但是,单纯依靠外交联盟而不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猛兽独行,豺狼成群。”
“且,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缺乏对国家的忠诚,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在各国之间投机取巧。”
“与我大汉宗旨而不相符,此人不得朕心。”
公孙弘认真听着,刘彻所说的跟他心里想的一模一样。
如今,大汉以独尊儒术为主。
最忌,一人奉二主投机取巧。
刘彻不喜欢苏秦是很正常。
但他没有想到,刘彻特地说了一大堆夸赞的话。
“陛下妙言妙语,臣受益良多。”
刘彻淡淡看了他一眼,面色平静。
拍马屁对他没有什么用。
“好好做事,不要钻心奇淫巧技。”
“办好事,朕不会亏待你的。”
“朕的大汉不会亏待你。”
“历史同样不会忘记你。”
公孙弘苦笑连连,随意说句话都能被批评。
不愧是一代不亚于甚至远超刘邦的强势帝王。
“臣,谢陛下提醒,臣谨记!”
……
“话术要是一样那还了得啊?”司马炎一笑。
“这要是六位国君在一起打麻将,吃茶泡脚。”
“一聊到苏秦,一对帐发现他们的话几乎一模一样,那还了得?”
司马炎憋着笑,脸都要憋红了。
一想到有这么抽象的场面,就忍不住笑起来。
裴秀额头浮现几缕黑线。
不是,哥。
你的关注点怎么样有点不一样啊?
现在是考虑六国国君会不会撞一起闲聊的事情吗?
难道不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借己之长,补己之短吗?
喂?你怎么回事?还能不能有点形象了不是?
裴秀以莫大的毅力控制自己不去吆喝司马炎。
司马炎笑的前倨后恭,嘴都合不拢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能笑。
但是就是想笑。
裴秀两眼一黑,当作没有看到。
今天我没来过,站在您身边的不是我,是我的弟弟秀儿。
……
“切!”
“秦惠文王这就被吓得15年不敢出函谷关啊?”朱元璋不屑。
“这才哪到哪,别说六国百万雄兵。”
“只要他六国敢打,咱就敢掀翻他的老巢!”
“我避他锋芒开玩笑,咱老朱打仗就没有怕过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