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 64章 鲜卑来犯 (1/2)

中平三年八月,骄阳似火,并州大地一片繁忙景象。

在赵辰主导改革两个月后,这片土地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俘虏的匈奴人汗流浃背地修着路,他们手中的工具挥舞不停,那蜿蜒向前的道路仿佛是他们屈服与新生的见证。

百姓们在刺史府分配的田地里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期许,他们精心打理着每一寸土地,仿佛在呵护着珍贵的希望之苗。

城防军在经过整顿后,军纪严明,恪尽职守,他们身姿挺拔地站立在城墙上,目光坚定,守护着这一方安宁,而野战军的扩充更是让并州的军事实力大增。

赵辰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心中满是欣慰与豪情,他身着长袍,英姿飒爽,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睿智的光芒。

身旁的高顺说道:“主公,如今咱们并州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皆是主公之功劳啊!”

赵辰微微一笑,说道:“这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切不可居功自傲。”

他身边的高顺,是赵辰在整编城防军时发现的,当时在军官名单看到高顺时,他想到了历史上高顺结局唏嘘不已,随后便把其安排在了自己身边。

赵辰微微一笑,说道:“这是众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切不可居功自傲。”

此时,郝昭、于禁、管亥三位将领正忙于训练新增的一万步军,郝昭严谨认真,每一个动作都要求士兵做到精准无误。

于禁治军有方,注重军纪和团队协作,管亥则以勇猛无畏激励着士兵们勇往直前。

在晋阳,张辽正有条不紊地整合着调回的赵虎、王勇、李宁、刘成四人所率领的军队。

他时而与将领们商讨战略,时而亲自指导士兵训练,严谨的作风让众人对他敬佩不已。

在一次野外演练中,野战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轻骑兵如风一般疾驰,步军步伐整齐,重骑兵则如钢铁洪流般势不可挡。

赵辰看着训练有素的军队,心中对未来的并州充满了信心。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九月,并州的大地上,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然而,在这看似祥和的景象背后,却隐藏着战争的阴霾。

赵辰深知每逢秋收之际,鲜卑部定会觊觎这片富饶的土地,妄图劫掠丰收的成果。为此,他早早地便做好了周密的部署。

郝昭,这位以沉稳和智谋著称的将领,接到赵辰的命令后,日夜操练士兵,加强城防,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

于禁,治军严谨,一丝不苟,他所率领的部队军纪严明,士气高昂,管亥,勇猛无畏,带着他的部下在边境巡逻,时刻保持着警惕。

而张辽,更是率领着两万铁骑奔赴北方,那威风凛凛的身影仿佛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并州的百姓们在忙碌地收割着庄稼,虽然心中有着对鲜卑来犯的担忧,但看到赵辰及诸位将领的严密布防,心中也多了几分安定。

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秋收已过去了一半,突然,一传令兵候疾驰而来,他满脸尘土,声音急促地喊道:“报!边境鲜卑十万大军南下来犯!”

过了一天,又一名传令兵来报,鲜卑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一路前往雁门郡,一路前往云中郡、五原郡,另外一路则去了幽州。

赵辰麾下的于禁、管亥,在得知鲜卑六万多人来犯,于禁、管亥赶紧命令大军准备好作战。

定襄郡附近,张辽的营帐内气氛凝重。

“报!将军,鲜卑两万骑兵侵犯云中,另有一万直奔五原郡而去!”斥候的声音打破了营帐内的寂静。

张辽眉头紧皱,目光中透着果断与坚毅。“传我将令,立刻点齐两万骑兵,秘密进军五原郡!”

军令如山,两万铁骑迅速集结,在张辽的率领下趁着夜色悄然出发。

行军途中,张辽修书一封,将自己前往五原郡的消息告知了于禁,希望他能在云中郡拖住那两万鲜卑骑兵。

待自己消灭五原这边的一万鲜卑骑兵后,在绕道那两万鲜卑骑兵后方,两部争取全歼这三万鲜卑骑兵。

经过两天的长途奔波,张辽所部终于来到了五原郡石门障,连续的奔波让将士们疲惫不堪,张辽下令在此休整一天。

休整完毕,张辽立刻派出斥候探寻鲜卑骑兵的踪迹,两天后,斥候来报:“将军,鲜卑骑兵正前往受降城!”

张辽眼神一凛,果断下令:“全军出发,目标受降城!”

两天的急行军后,张辽率领的两万铁骑终于到达了受降城附近。

但他并没有下令大军进城,而是在城外十里外的一片树林中安营扎寨,等待鲜卑骑兵的到来。

受降城内,一千二百名城防军严阵以待,自改革后,他们装备精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