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上郡的寒风凛冽如刀,刮得人脸生疼,赵辰身着厚实的军袍,缓缓登上肤施城外的大营将台。
放眼望去,台下是四万大军,旌旗猎猎,在风中发出烈烈声响。
这四万大军,盔明甲亮,装备精良,每一个士兵的眼神中都透着坚毅与果敢,他们整齐地排列在台下,犹如一片钢铁森林,散发着令人震撼的气势。
赵辰的目光缓缓扫过这片军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此情此景,让他再次想起了后世的那支无敌之军。
那支军队纪律严明,作风硬朗,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总是冲锋在前,无所畏惧。
赵辰还记得,在后世的那个和平年代,他曾无数次在影视作品和历史资料中看到那支无敌之军的身影。
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在训练中的刻苦顽强,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如今,站在这古老的将台上,看着眼前的四万大军,赵辰仿佛看到了那支无敌之军的影子。
他知道,要将这支军队打造成如后世那般无敌之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心中充满了信心,因为他看到了士兵们眼中的渴望和决心。
“将士们!”赵辰运足力气大声喊道,声音在寒风中清晰地传向每一个角落。
军阵中一片寂静,所有士兵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将台上的赵辰。
“今日,你们站在此处,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守护我们的亲人,是为了我们的尊严和荣誉!”赵辰的声音激昂有力,“我们的敌人虎视眈眈,但我们无所畏惧!我们要让敌人知道,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不可战胜!不可战胜!”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云霄。
赵辰微微点头,继续说道:“看看你们手中的精良装备,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利器。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颗勇敢的心,要有团结的精神,要有为了胜利不惜一切的决心!”
“愿为将军效死!”士兵们的呼喊声响彻天地。
赵辰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感动,他深知这些士兵的忠诚和勇敢。“好!从今日起,你们要加紧训练,提高战力。”
随后赵辰来到中军大帐,看了一会儿地图,转身对着帐外喊道:“来人,传诸校尉来见!”
不多时,诸将纷纷赶来,整齐地站在赵辰面前,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目光中充满了对将军命令的期待。
赵辰目光扫过众人,然后严肃地说道:“诸位,如今边境局势紧张,匈奴和鲜卑,还有羌族时常劫掠我上郡,这是上郡之耻也。”
他看向郝昭,郑重地说:“郝昭,我命你领两校步军前往上郡与匈奴一线驻防,你务必谨慎防备,不可有丝毫懈怠。”
郝昭拱手抱拳,大声应道:“末将定不辱使命,若匈奴来犯,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赵辰微微点头,接着对于禁说道:“于禁,你率领两校步军前往桢林驻防,你要多加小心,密切注意鲜卑部。”
于禁一脸坚定:“主公放心,末将明白,定会守好上郡的北面!”
这里的于禁,正是未来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只因为一次战败,最终被曹丕多次嘲讽,最终凄惨离去。
而于禁,则是被锦衣卫所发现,后经过一番折腾,终于从鲍信手中,将于禁带回到了上郡肤施城
这里的锦衣卫也是赵辰仿照后世明朝的锦衣卫组建而成组建的,只不过赵辰的锦衣卫没那么大权力,他们主要收集情报,和暗杀。
随后,赵辰的目光落在了管亥身上:“管亥,大本营的安全就交给你了,你领两校步军前往高奴县驻防,并随时防备羌族,高奴县是我们的根基,不容有失。”
管亥神色严肃,郑重其事地回答:“末将必当竭尽全力,保大本营安然无恙!”
最后,赵辰看向张辽:“张辽,你领五千骑兵和一万步军仍然驻守在肤施城外的大营,要做好随时支援各地的准备,一旦有任何一方告急,你需迅速出兵增援,并命你在组建一万步军。”
张辽拱手行礼,声音洪亮:“末将领命,定当不负主公重托!”
赵辰满意地看着众将,说道:“诸位皆是我军的中流砥柱,如今上郡危难,百姓期盼安宁,我们定要齐心协力,共御外敌,保我上郡太平!”
众将齐声高呼:“愿为主公效命,共御外敌!”
经过几天准备郝昭、于禁、管亥率领大军开始向各自的地方开拔,站在大营将台上的赵辰目送各路大军缓缓离开大营,一时心绪万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