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仔细打量着眼前之人,只见他身高八尺有余,虎背熊腰,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散发着一股豪迈之气。
赵辰看着眼前之人说道:“壮士,你叫何名,如今黄巾军肆虐,你既然有如此身手,又为何落得这般境地?”
大汉叹了口气,说道:“我叫典韦,本是山中猎户,只因追一只大虫,不幸流落至此。”
赵辰听闻,大汉说自己叫典韦,心中不禁大喜道:“现在虽然黄巾肆虐,但你这般强取,可非大丈夫所为。”
典韦沉默片刻,说道:“我实在是饥饿难耐,一时冲动,还望将军恕罪。”
赵辰略一思索,说道:“既然如此,你可愿跟随我军,一同征战,日后定不会让你在饿着肚子。”
典韦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若将军肯收留,我愿效犬马之劳。”
赵辰大笑道:“好,好,好!本校尉见你相貌魁梧,武艺高强,便在吾身边当个亲军统领吧。”
典韦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陈留典韦拜见主公”。
赵辰迅速下马,疾步走向典韦,双手将其扶起,目光中满是欣赏与敬重,说道:“吾得典壮士如汉高祖得樊哙也!”
典韦听闻此言,心中一暖,抬眼望向赵辰,眼中闪过一丝感激。
赵辰看着眼前的典韦,不禁想到历史上典韦那悲壮的结局,他自知典韦忠勇无比,却最终为保护主公而战死。
此刻,赵辰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典韦的结局,让这位猛将能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安享荣耀。
“来人!”赵辰大声喝道。
“在!”一名士卒应声上前。
“速去取来食物,让典壮士敞开了吃,不要怕没有!”赵辰吩咐道。
士卒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带着丰富的食物返回,典韦看着面前的食物,心中感动不已,他本是流落的猎户,如今得遇明主,怎能不心怀感激。
“典壮士,尽情享用!”赵辰微笑着说道。
典韦也不客气,大口吃了起来,看着典韦狼吞虎咽的样子,赵辰心中更是坚定了要好好对待他的决心。
待典韦吃饱喝足,赵辰与他交谈起来。
“典韦,吾升你为都尉,今后你和李牛便各率领一千亲卫军保护本校尉的安全,今后吾得安全可就都靠你两人了!”赵辰目光坚定地说道。
典韦抱拳回应:“主公厚恩,典韦愿效死命!”
赵辰哈哈大笑,随即翻身上马,高声道:“众将士,继续向东郡行进!”
大军重新启程,士气高昂,赵辰骑着马,心中满是收了一员猛将的喜悦,典韦的加入,必将为他将来的大业增添一份的力量。
八月初,赵辰所率领的先锋军,历经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终于踏进了东郡的地界。
赵辰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身姿挺拔,他身后自己麾下的士兵们虽面露疲惫,但士气仍然高昂。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赶来,“启禀校尉,黄巾军得知朝廷大军到来,现全部聚集在濮阳城。”
赵辰眉头紧皱,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果断地说道:“立刻招来传令兵,将这一消息送往中军左中郎将皇甫嵩那里,不得有误!”
辰望着濮阳城的方向,心中盘算着,濮阳城的黄巾军人数众多,城墙坚固,自己不可贸然行动。
不如先攻破离濮阳最近的白马县,以此为据点,等待中军皇甫嵩将军到来之后,再一起进攻濮阳城的卜已所部黄巾军。”
想到此处,赵辰心中已有定计,“来人,传令大军前往白马县!”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身后的将士们闻令而动,马蹄声、脚步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激昂的行军乐章。
一路奔波,当大军抵达白马县城下时,已是日头偏西,赵辰勒住缰绳,仰头望着城上的黄巾军,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城墙上的黄巾军士兵们正严阵以待,神色紧张却又带着几分茫然。
赵辰知道,这些黄巾军大多是被生活所迫的穷苦百姓,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是最好。
但如今时间紧迫,容不得他有过多的仁慈,他命大军休整半日,在进攻白马县,自己则下马,与诸位将领商议攻城之策。
就在赵辰与众将商议如何破城时,一名探子匆匆赶来,“启禀校尉大人,据探查,城中的黄巾军人数不多,粮草不足,军心有些动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