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13章:民生难题现端倪,妙手回春解困境 (1/2)

张子墨成功破解朝堂刺杀阴谋后,在大汉的威望如日中天。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朝堂上许多大臣也对他心服口服。然而,张子墨却没有被这一时的荣耀冲昏头脑,他深知,大汉要想真正走向繁荣昌盛,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这日,张子墨像往常一样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中微服巡查。他喜欢在民间走走,听听百姓们的真实声音,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疾苦。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张子墨穿梭在人群中,观察着周围的一切。突然,他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争吵声。

“你这米怎么这么贵?前几天还没这么离谱呢!”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对着米摊老板大声抱怨道。

“老人家,这可不怪我,现在粮食收成不好,进货价都涨了,我也得赚钱养家啊!”米摊老板无奈地说道。

张子墨心中一动,走上前去询问。从老妇人和周围百姓的口中,他得知最近一段时间,长安城里的粮价、布价等生活物资价格都在持续上涨,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小商贩们虽然也不想涨价,但上游的供应商提高了价格,他们也只能跟着涨,否则根本无利可图。

张子墨眉头紧锁,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严重的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很可能会引发社会动荡。告别众人后,他立刻前往负责市场管理的衙门,想要了解具体情况。衙门里的官员们见到张子墨,纷纷恭敬行礼。

“张大人,您怎么有空来我们这儿?”一位主事官员满脸堆笑地问道。

张子墨也不废话,直接问道:“最近城里物价飞涨,你们可知晓此事?为何不加以管控?”

官员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说道:“张大人,我们也有所察觉。但这物价上涨的原因比较复杂,我们实在是有些束手无策。据我们调查,是因为今年部分地区遭遇了旱灾,粮食减产,导致市面上粮食供应不足,价格自然就涨了。而且,还有一些不法商人在背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我们虽有查处,但他们太过狡猾,总是难以一网打尽。”

张子墨沉思片刻后说道:“不管有多困难,都必须想办法解决。百姓们生活困苦,我们身为朝廷官员,怎能坐视不管?你们先把近期关于物价的调查资料都整理给我,我要仔细研究。”

回到府邸,张子墨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翻阅这些资料。看着看着,他发现问题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除了旱灾和商人囤积居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运输渠道不畅。一些地方的道路年久失修,物资运输困难,增加了成本,这也间接推动了物价上涨。

“看来得好好整治一番了。”张子墨自言自语道。他决定先从打击囤积居奇的商人入手。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和一些可靠的衙役,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经过几天的秘密侦查,他们终于掌握了几个不法商人的犯罪证据。

深夜,张子墨亲自带领衙役们展开行动。他们迅速包围了这些商人的仓库,当场查获了大量囤积的粮食、布匹等物资。那些商人还在睡梦中,就被衙役们从床上拖了起来。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私闯民宅!”一个肥胖的商人睡眼惺忪地喊道。

张子墨走上前去,冷冷地说道:“我们是朝廷的人,你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严重损害百姓利益,跟我们走一趟吧!”

商人看到张子墨,顿时吓得脸色惨白,瘫倒在地。“张……张大人,饶命啊!我再也不敢了!”

张子墨可不会心软,他下令将这些商人全部带回衙门审讯,并将查获的物资按照合理价格投放市场,缓解了物资短缺的情况。

解决了囤积居奇的问题,张子墨又开始着手解决运输难题。他进宫向汉武帝禀明情况。

“陛下,如今物价上涨,百姓生活艰难。运输渠道不畅是重要原因之一,臣建议修缮各地道路,确保物资能够顺利流通。”张子墨说道。

汉武帝点头表示赞同:“子墨,你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给你去办,所需钱财,朕自会吩咐户部拨给你。”

得到汉武帝的支持后,张子墨立刻行动起来。他组织了一批工匠和民夫,对主要的运输道路进行修缮。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现代知识,改进了修路的技术和工艺,提高了修路的效率和质量。

然而,修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的豪绅地主不愿意让道路经过他们的土地,担心会破坏他们的风水或者影响他们的产业。他们暗中阻挠施工,甚至还煽动百姓闹事。

张子墨得知后,亲自前往这些地方。他找到那些豪绅地主,耐心地劝说:“各位,修路是为了让大汉更好地发展,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道路畅通了,对大家的生意也有好处啊。而且,我们会尽量减少对你们土地的影响,还请各位行个方便。”

但有些豪绅地主依旧冥顽不灵,根本不听劝。张子墨也不生气,他笑着说道:“既然各位不愿意配合,那我也只能按照朝廷的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