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18章 不速之客 (1/2)

这是一本明清时期的“颜料大全百科全书”,虽然没有《石色手札》那么厉害,但也记载着华夏大地各种矿石颜料产地及信息。

别人小时候念《三字经》《千字文》她小时候就背这本“颜料大全”,因此她对这本书再熟悉不过。

此时这本书的书录上,有五个东西被圈了出来,而且还做了特殊标记——“找到它”。

笔记的主人不是爷爷是谁。

被圈出的东西也很熟悉:

镜面砂、暗兰星彩、青琅玕、蛤白、雌黄。

这是传统颜料里的五行色。

金为蛤白,木为青琅玕,水为暗兰星彩,火为镜面砂,土为雌黄。

看似寻常的颜料,实际上却只有颜料中的顶级才能叫这些名字。

否则也只能称为蛤粉,石青,石绿,朱砂,石黄。

看到这里,颜颜已经猜到了爷爷失踪的原因。

他必定是找这些东西去了。

然而,五行色的取色法早已失传。

即便爷爷复刻了古方那也只是偏门,跟正儿八经的传承还是有差距的。

他的山寨办法能不能做出这些颜色尚未可知。

再者还要找到相对应的矿脉,且保证从取色到封色一气呵成。

种种制约,想成就五行色谈何容易!

最重要的是,老爷子连鲛绡避光囊都没带,归墟臼敕灵杵还在她身上。

他打算徒手找矿么!

然而,颜颜的满腹疑惑注定落空。

她只能沿着爷爷留下的线索,找到爷爷再慢慢问他。

就在颜颜跟导师请长假那天,网上一条新闻吸引了她的眼球。

“网红在贵州铜仁夜探八宝矿失联”

这里正是出产爷爷圈出的五行色之首“镜面砂”的地方。

于是颜颜第一站就去了这。

之后便是夜探鬼矿,遇到胖子三人以及顾隐年一行了。

回忆完这些天的事情,颜颜深深叹息。

镜面砂算是做成了,但爷爷却没半点踪迹。

也不知爷爷去没去八宝矿。

他那老骨头进了辐射满级的矿洞,能不能撑得住。

思及此,颜颜把八宝矿生活区捡到的古怪徽章拿了出来。

这是一枚岩彩绘制的徽章,背景是五彩山,外层用琥珀胶封着,工艺和色泽都不像过去的。

应该是之前进去的人掉落的。

之前忙着做颜料,现在可算有时间好好调查一番。

颜颜一边思索,一边拿手机拍照搜索。

本没抱太大希望,但看到跳转的内容却惊讶了。

这枚徽章属于一个颜料公司,全名——唐彩传统颜料工厂。

百度上说,唐彩3年前横空出世。

早期以进口日本新型颜料发家,后来转型研制华夏传统颜料,该企业致力于培养本土传统颜料师,复兴华夏传统颜料,弘扬华夏古韵……

这份理念得到了书画颜料界认同,于是唐彩迅速在国内站稳脚跟……

总部在首都,而今还在浔阳建立了分公司。

颜颜不知道真正的唐彩是什么模样,也不关心它的社会风评如何。

她只知道爷爷是因为颜料失踪,而唐彩是专职做颜料的!

好巧不巧,爷爷要找镜面砂,唐彩的徽章又掉落在那里!

更巧合的是,她想找唐彩,唐彩的分部正好在家门口成立!

种种迹象都表明,唐彩与爷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颜颜当即有了决断!

……

浔阳有着厚重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这里曾经是蓝铜矿的产地,也是文人墨客的故乡。

这里的四季皆有美景:春天水上公路,夏天爱心岛孤独树,秋天鄱阳湖草海,冬天庐山雪景;

这里的古韵历久弥新:白居易书写《琵琶行》的琵琶亭,周瑜点将的烟水亭,宋江题反诗的浔阳楼,仍在江畔叹息岁月变迁;

一条大中路,半部九江商埠史,赣北第一街国民老街在大起大落后,再次迎来商海新生代。

许多新晋品牌都选择在这重新出发,唐彩分部亦是如此。

唐彩的办公楼立在长江畔,远眺能看到长江外一字排开的琵琶亭,锁江楼,浔阳楼,换个方向还能看到长江大桥。

历史与现代交融,美得不像话。

此时唐彩一楼大堂挤满了人,他们全是为蜂鸟计划而来。

办公室里,面试官看着眼前少女提供的颜料,眼睛都快瞪直了。

“这些颜料全都是你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