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不是歼灭,而是电磁封锁。
那些看似溃逃的日军,不过是在用人体携带微型电磁发生器,编织这张笼罩二十里盐滩的死亡罗网。
“邬勇!”葛峰扯下军装第二颗纽扣抛过去,“用刺刀刻三道凹槽!”战士依言照做时,月光穿过纽扣表面的刻痕,在地面投射出类似莫尔斯电码的光斑。
赵刚临走前塞给他的《论持久战》扉页,分明用隐形墨水标注过应急联络暗号。
盐仓外响起尖锐的金属摩擦声,像是巨型齿轮在砂石中碾转。
葛峰摸到腰间牛皮纸袋里的靛青布料——那是今晨在爆炸现场发现的帆布残片,此刻竟在电磁场中发出微弱蓝光。
他明白神秘势力为何故意暴露行踪:他们要的不是歼灭独立团,而是测试某种跨时代的战场遮蔽系统。
“举白旗。”葛峰扯下急救绷带绑在刺刀上。
邬勇的瞳孔瞬间充血:“队长!”但他撞上葛峰寒星般的眼神,握枪的手背青筋暴起又缓缓松弛。
月光下,二十三条绷带白旗在盐仓破窗处摇晃,像一群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信天翁。
扩音器里的电流杂音紊乱,平田一郎的日语咒骂混着德语技术术语传来。
葛峰嘴角浮起冷笑——果然,假意投降的战士陆续走出盐仓时,东南角电磁网的蓝光明显减弱了三成。
那些藏匿在土坡后的白大褂身影,正用盖革计数器模样的设备扫描投降者。
“第三列,解绑腿!”葛峰用德语高喊。
战士们条件反射地扯开绑腿的动作,让暗处传来此起彼伏的仪器警报声——绑腿里藏的可不是布条,而是葛峰特制的石墨粉包。
漫天飘散的石墨微粒瞬间让电磁场发生畸变,平田一郎的咒骂变成了惊恐的嚎叫。
“东北角三十度,集火!”葛峰夺过邬勇的歪把子机枪,子弹泼水般射向土坡后某处阴影。
第一发子弹击中那台滋滋作响的方形设备时,整个盐仓区的电磁网如同被掐断脖子的公鸡般抽搐起来。
月光变得清澈如水,战士们惊觉原本空荡荡的盐滩上,竟横七竖八躺着十余具戴防毒面具的日军尸体。
“是假死术!”林晓尖叫。
那些“尸体”的指尖正渗出荧光液体,在地面汇聚成指向黑松坡的箭头。
葛峰却已冲向那台冒着青烟的方形设备,用刺刀撬开外壳的瞬间,他的呼吸几乎停滞——电路板上分明印着“1983年西德制造”。
“小心!”邬勇的刺刀贴着葛峰耳畔飞过,将某个扑来的白大褂钉死在盐垛上。
那人的白大褂内侧绣着双头鹰徽章,领口露出的怀表链竟是钛合金材质。
葛峰扯下怀表的瞬间,表盘背面用激光刻印的德文字母让他如坠冰窟:“时空稳定系数97.3%”。
最后一声枪响湮灭在咸腥海风里,林晓颤抖的酒精棉球正擦拭葛峰颈侧血痕。
少女忽然发现他锁骨处有道旧伤在渗血——那是半个月前试爆掷弹筒时留下的,此刻伤口边缘竟泛着与电磁网相同的幽蓝。
“别动。”林晓用齿尖撕开新绷带,发梢扫过葛峰下巴时带着紫云英药香。
她没看见男人喉结的颤动,更不知他军装内袋里那块来自未来的怀表,正将两人的心跳频率转化为量子共振器上的波动曲线。
邬勇踢开脚边变形的防毒面具,蹲下身:“队长,这纹身不对劲。”月光照亮尸体小臂上的刺青:富士山轮廓里嵌套着卐字符,山脚下用哥特体英文写着“第三次黎明”。
葛峰用刺刀尖挑起块碎玻璃,发现那些“日军尸体”的牙槽里,竟镶着九十年代才普及的陶瓷义齿。
盐滩彼端升起三颗绿色信号弹,赵刚的电台呼号刺破夜空。
葛峰摩挲着怀表壳上的弹痕,将那块德制精密仪器掷向岩礁。
量子共振器在浪涛中炸成碎片时,海平线上隐约传来汽笛的长鸣——既不像渔船的雾号,也不似军舰的警笛,倒像某种精密仪器启动时的蜂鸣。
林晓正在包扎的手被葛峰攥住,男人指尖的薄茧磨蹭着她腕脉:“天亮后给师部发报,就说...就说发现新型霍乱菌株。”少女困惑抬头,却见月光在葛峰眼中碎成冰冷的星芒——他脚边那滩正在汽化的荧光液体里,分明漂浮着半片二十一世纪常见的抗生素胶囊铝箔。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