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梦泽地区也有孤寡老人,他们一大把年纪了,却只能孤零零的,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村长便安排他们也来参与其中。
“只要您在美鸡图谱的名册上面按个手印,以后村子里有养鸡的收益,您也可以跟着享福。”
结果,村子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孤寡老人都选择了同意,剩下的还有百分之五,虽然他们起先不太同意,可是却在同村的老哥老姐的影响和带动之下也跟着加入了进来。
村长望见眼前的养鸡图谱,不仅可以帮忙解决鸡的问题,甚至还加强了对那些无家可归等流动人口和孤寡老人的管理。
村长忍不住给崇裕一个大大的点赞,之后却又依旧有所担心,生怕究竟哪里出现纰漏。
好在身旁有崇裕存在,反正不管是出现了任何问题,他都准能想到办法。
由于村长的支持和拥护,村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鸡群。
他们养殖的鸡群,还有专门的人负责与外面的人进行接洽,甚至云梦泽地区的鸡群已经开始向周围的市场涌入。
他们已经流向了附近的乡镇,甚至藩地的其他地区。
因为养鸡场的建立,给村子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大家再也不担心自己家的鸡会被贼偷的问题。
就连所养殖的鸡还让那些养鸡的人,在村子里受到重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他们的存在。
他们养殖的鸡有的被送到了斗鸡场,还有的被送到了其他的养殖场作为种鸡,还有的被送到了家家户户。
餐桌之上再也不是那些养殖鸡唯一的出口。
不仅仅是鸡,崇裕又在钓鱼策当中进行兑换了养猪图,养羊图和养牛图。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云梦泽老百姓,因为崇裕和他的钓鱼策系统开始受益。
崇裕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威望,无形当中越来越高。
仿佛,他已经不仅仅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钓鱼之人,他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崇保长。”
就连村长也因此受到了大家的赞扬,大家都为崇裕这样的保长和村长的热心而又负责任的工作而感到骄傲。
村长甚至还意愿写信给自己远在京城的儿子,想问一问他的近况。只可惜,村长的儿子居然一入京城之后就半封家书也都未曾写回家里,就好像他已经忘记村长和自己家。
村长对此深深地不满,对于崇裕却比从前更加信任和支持。
从此,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但凡有大小事,村长都会主动的和崇裕进行沟通。
大家也都对崇裕的领导能力表示赞赏。
崇裕却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因为,他深知村长的儿子之所以没有写信给家里,即将会引发的事。
村长的儿子自从到了京城,便已经开始怀疑到了崇裕,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建文帝朱允炆?
村长的儿子已经打探到了建文帝朱允炆的长相和云梦泽的崇裕一模一样。
崇裕和他的母亲,果真是从京城的皇宫里出来的。
只不过,现如今他们的身份却并不是京城的达官显贵,而是朝廷里的通缉要犯。
村长的儿子一方面思念着故乡,念及自己过去和崇裕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却又忐忑不安。
崇裕现如今身份特殊,若他真的是朝廷要通缉的人,会不会连累乡邻,甚至还包括他的父亲?
村长的儿子想到这些,急着写信给自己的父亲,那些信刚从京城寄出,便犹如石沉大海一般,迟迟也不见音讯。
莫非,他真的已经忘记京城还有他这个儿子了?
崇裕根据钓鱼策的“聆听心声系统”,无意间探听到村长儿子对故乡的思念,又聆听到了村长对儿子的思念。
村长和他儿子之间已经产生了误会。崇裕念及自己的父亲过世,而他只能孤零零的和母亲活在这个世上。
崇裕觉得,这件事不能坐以待毙。
他转身来到村子里,正准备找机会和村长解释。
村长刚望见崇裕,忍不住微笑了起来,在他的旁边到处悬挂着村民们送给他和崇裕的锦旗。
正有话欲说,崇裕却突然抢先一步:“村长,您的儿子在外地他很思念你,为此,他甚至还专程写信给您,可是那些信却一直迟迟也都不知去向。”
崇裕忙着解释,村长忍不住点头:“嗯,这才像是我的儿子。”
想起自己这么些年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村长内心满意,转瞬间却又满是疑惑。
“崇保长,您的话语让我很感动。可是,究竟你又是从何处得知有关于我儿子的消息?难不成,他已经……”
村长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丝遐想:莫非他儿子发生了什么事,不想给自己知道的,却偏偏给崇裕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