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二年。
兵败的刘据逃出长安城。
他一路向东逃到隶属京兆尹的湖县,隐藏在泉鸩里的一户人家。
此时的刘据早已没了监国太子的意气风发。
只剩下浑身的疲惫和哀莫大于心死的绝望。
他看着天幕中已无魂体的自己,突然就再没了抵抗的心气儿。
他哀戚道:“可笑,可笑,何其可笑!”
身旁护佑他的门客急忙宽慰:“太子殿下万不可放弃,应当振作起来改变结局。”
刘据只是摇了摇头。
“想我刘据身为国储副君三十八载,一日不敢懈怠!”
“呵~三十八年了!”
“三十八年来我未曾办错过一件事,身为监国太子以德为政,身为人子奉养双亲。”
“可到头来,还是落得了这般下场!”
他突然大笑了起来,笑的急促,甚至眼泪都流了出来。
指着天幕对着众人说道:
“看见了吗?本太子死后不得超生,化作了这般模样,哈哈哈哈!”
这时外面传来嘈杂的声响,又有一人急匆匆闯进屋内,对着刘据伏地拜道:
“太子殿下,官兵已经将此处包围了!”
刘据听后,并无恐慌,只是平静地对着众人说道:
“我们败了,尔等且各自逃命去吧!”
众人轰然下跪:“愿与太子殿下共存亡!”
刘据沉默良久,也不再相劝。
“既如此,本太子不愿被佞臣捉拿受辱,取白绫来!”
侍人含泪取来白绫,刘据将其系于房梁之上。
他双手紧握白绫望着长安城的方向。
夕阳透过窗棂射进屋内,此时斜阳入海,正是晚霞最璀璨的时候。
他入神的看着天边。
“什么破晚霞啊,还美成这样!”
说罢他便欲自缢而亡。
可此时房门突然被破开,一宫人急忙冲了上来抱住了刘据的腿,发出了尖锐爆鸣:
“太子殿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已经知道了您的冤屈,特遣奴婢前来带您回宫的啊~!”
“啊~?”
...
【白衣神仙打量着四道光团,对着转轮王询问道:
“不知此四魂可有办法再塑魂体?本座尚有事需他四人去办!”
转轮王点了点头。
“好叫神君知晓,此四魂皆可再塑魂体。”
“若是寻常灵魂留于此处会被不断磨灭意识,直至归于虚无。”
“但这些执念深重之鬼魂下地府之时三魂七魄缺失,仍有部分残魂遗留人间。”
“倘若他们留在人间的部分残魂尚有人祭祀或者他们的生平仍在人间流传,或可凭借残魂重新凝聚魂体。”
“但若是其执念不消,还是会被再次磨灭魂体。”
“在这个过程中灵魂会被一遍遍磨灭又重塑,重塑的灵魂也不再是真正的他们,他们的灵魂中会融入后人对他们的认知。”
“或是时代更迭,后人对于史料记载会有自己的理解。”
“后人对他们的形象的理解不同,融入他们灵魂里的认知也就不同。”
“但若是无人再记得人间曾有此人来过,那便是真正的身消道死,再无转圜的余地!”
转轮王指着四道光团说道:
“好在此四魂皆是留名史册之人,千秋万代以来,只要还有人读书,知道他们的生平往事,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灵魂便能继续存在!”
说到这里,转轮王话锋一转: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在这归墟地狱里承受永生永世的折磨,魂体不断地散去又凝聚!”
这位审判阴间的大神也不由得悠悠叹了口气:
“也不知这是第几个轮回了!”】
各朝各代的人一时间都忙得飞起。
特别是一些道观和寺庙,这几天上香的香客络绎不绝。
都只求一个可以供奉自家先祖灵位的地方。
如今天幕揭露,后人香火不断则先祖魂灵不绝。
一时间不管是王公大族,还是贩夫走卒都对祭祀上心不已。
毕竟这要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祭祀,导致先祖魂灵消散。
那谁知道自己死后,后人会不会也这么对待自己啊?
唐朝,李世民也是第一时间吩咐太常寺,以后不管发生什么,祭祀绝对不能断!
虽然转轮王大神说了,承乾因为留名史册的缘故不会彻底消散,但万一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