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经过几番风波之后,靖国老皇帝意识到朝中已经有人开始忌惮太子,要对他下手了。既然他们怕太子监国,那索性就让太子开始监国,好让那些人彻底死了心。
进入盛夏,同往年一样,皇帝要出宫前往夏宫避暑。太仆、少府两处一个月前就开始为出宫做准备了。
皇帝去夏宫避暑,当然也会带一些后宫嫔妃与亲近的大臣。后宫中,文皇后、韦夫人、潇美人等几位嫔妃都要随行。大臣中,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都要随皇帝去夏宫避暑。皇子中,安王最懂玩乐,也无要职在身,皇帝便让他一同伴驾。光禄卿率羽林军护驾随行,光禄丞率虎贲军留守宫中。
按照往年惯例,皇帝去夏宫修养三个月。这三个月时间,朝廷事务由三公共同处理。但这一次不同,皇帝命三公全部随行去夏宫避暑,理由是给老臣们放个长假,奖赏他们与自己一同去夏宫修养些时日。皇帝及三公离京后,太子代为监国,宁王和肃王协助太子处理朝中大小事务。
太子监国,除了皇宫内的羽林军不受太子调动,皇城内的南北两军太子都有调动权。宁王暂代丞相职责,各地上报的奏折先由宁王过目,然后向太子汇报要紧的事。肃王主要负责官员的监察工作。
皇帝临行前曾召见了太子,希望太子在监国的这三个月时间内,能在朝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如果底下有不服从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处理,但不能做得太过。他还特别交代了对宁王和肃王,防归防,但要亲厚待之,如果他们做出什么忤逆的事,要等皇帝回来亲自处理。太子都应了下来。
丞相府里,丞相韦崇在几日前收到一封密信,笔迹与当年长史收到的那封一模一样,此人曾说自己是朝廷之外的人,但愿为宁王效力,助宁王当上太子,待时机成熟后自会提出自己的条件。自那件事之后,丞相府曾多次派人搜寻线索,但终究一无所获。
几日前,丞相的马车在路上走着,旁边突然有一匹快马忽嗖而过,然后一只非常小的飞镖扎到了车厢内,附带着一封信。信中说皇帝去夏宫修养,太子监国,宁王的机会来了。此时是用得上执金吾的时候了。信中还写了如何扳倒太子的详细计划,韦崇读后都不禁脊背发凉。他仔细琢磨了这个计划,的确是妙啊,若能成功,太子定永无翻身之日。
皇帝出宫在即,潇美人请求在去夏宫前去护国寺为皇帝祈福,保佑路途平安顺利,皇帝欣然应允。潇美人去护国寺祈福是一回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去见元真。
元真见到潇美人,先行了拜礼,潇美人让他免礼。
“元真师父,陛下去夏宫避暑,太子监国,你都听说了吧?此次去夏宫,皇后也要随行。”
元真停下手中捻动的佛珠。
“皇帝出宫,太子监国,这是皇帝陛下有意让太子提前在朝中树立未来君主的威信。太子想要赢得朝廷各方的信任,三个月时间显然是不够的,我猜测皇帝此次出宫会在夏宫住很久。”
“陛下一向看好太子,对他是完全信任的,现在更是几乎把皇权都交到了太子手里。如此一来,太子将来继承大统岂不是已成定局?”
元真嘴角掠过一丝浅笑。
“其实不然,皇帝越是给了太子无上的权利,越是把太子推到了最危险的处境。而且时日越长,越容易生变。所以,这恰恰是扳倒太子的最好时机了。”
潇美人很诧异,表示不能理解。
“太子贤德能干,只有功没有过,如何能抓到他的把柄?”
元真微微抬起头,眼睛看着潇美人,很平静地说出了四个字:
“残害手足。”
潇美人惊得心咯噔一下,这话从一个吃斋念佛的僧人口中说出,着实让她接受不了。元真似乎看出了什么。
“娘娘,让您受惊了。”他苦笑一声接着说道:“历代护国寺僧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但保家卫国的方式不是只有在战场上厮杀这一种,如果不动一兵一刃就能做到,您觉得哪种更好呢?”
潇美人当然懂得其中的道理。
“还要请娘娘给文皇后传个话。”元真向四周看了看,然后走到潇美人跟前,低声说了一些话。潇美人一一记了在心里。分别前,潇美人又向元真问了一个问题。
“太子会怎么样呢?”
元真沉默了半晌,回答道:
“或幽禁终身,贬为庶人;或从此只做一个普通的王爷;这些都有可能,性命能保得住。”
潇美人似乎还不放心,“你确定吗?”
“太子罪不至死。还请娘娘宽心。”
潇美人回宫后,借着给皇后请安的机会,与皇后独处了一个时辰。自从元真第一次与潇美人联络后,潇美人就有意与皇后走近,处处向着皇后,皇后很是高兴,也逐渐把她当自己人。
“潇妹妹,你来啦,快来坐。”皇后热情接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