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门天骄峰,掌门住处。
七位道长齐聚一室。
宝华真人道:“我已寻遍朦胧山脉,并未找到《坤纪》踪影,若是周望所言不假,必是已被他人取去。”
“大风将起,我门上下今后要做好一切准备。”
绛瑛道长道:“建木帝尊数百年来一心复活上古十凶,想来也是为从花族手中强夺《乾纪》宝典。”
“若《坤纪》是被他取走,当真修成了传言的长生不老之术,隐匿几百上千年,届时他在天下便再无敌手。
“从此俯视苍生,任意逍遥,天下苍生皆为其刍狗。”
“如此我等应早联合云、海两派,共商大计。”
剑罡道长嗤道:“且不论云界、鳞川各自图谋,仅这长生不老之奥妙,我看不必过分担忧。”
“三位仙帝平定五灾,剿灭十凶,世人方尊上帝号,灵族万类诚心归顺。”
“那建木之辈,当初辅佐三帝平乱,姿态何等谦卑?三帝仙逝后,他以邪门魔法转生,其后自称帝谓,蔑视三帝功德,更残害黎民,暴征天下;且看此人之作为,纵他天资绝世,亦绝不能修得大道,诸位不必高看他!”
他言辞凿凿,气势磅礴,众道长不能反驳。
文书道长叹道:“剑罡道长言之有理,但此届落雪行已令两门已势成水火,十凶重现世间,只怕你我有生之年,要再见那曾经的乱世景象。”
拒礼道长劝慰道:“林台兄,不必感伤。如今各族谶言异名同义,千年罕见,已是表明世间将出一位前所未有之大英雄,一统盘古大陆,创立一个亘古未有之浩瀚国度。”
“此等机缘千载难逢,我辈要早明立场,切不可犹豫徘徊,错失了良机,以致遗罪千秋,愧对恩师先贤。”
宝华真人叹道:“拒礼道长有此领悟,我心甚慰。”
他转而对众道长道:“但那谶言幽微难明,我等切不可完全寄希于缥缈之说。求人不如求己,我辈仍须自立自强,伺待良机,图取大计。”
“西北一战,我已表明羽门态度,誓与天下邪魔恶鬼不共戴天,此心此情,九死不灭。”
“箭门初战虽败,但也仅是初战,必然贼心不死,再行窥伺。我等皆至仙级高手,天下鲜有匹敌,但门下弟子却大多未至散仙,此事不可不忧,不可不催。非常之时,须用非常之计。”
“禁山令不得不颁——即日起,除协助南樟父老重建家园之外,门下弟子无事不得私自下山。此外,各峰弟子加紧武道修行,其余闲散修行要适当减少。”
“我门行动不应落于人后,近期我将秘访两派三族,明其立场,再作打算。我离山后,归藏大阵运转要日夜不息,以防贼人。”
众道长遂领命。
山青道长道:“春回峰杜凰与天书峰寒山宜二女此战表现英勇,功在九峰,当予嘉奖,请掌门指示。”
宝华真人沉吟片刻,忽从所穿碧川腾云袍上撕下两缕,递与绛瑛道长。
“此二女身份特别,潜力不凡,不应等闲视之。请绛瑛道长将祖师袍缕绣于两弟子衣袍之上,以彰功德。”
“此外,请山青道长再赐她二人浓云冠两顶,提前授予散仙身份;羽门弟子此次深陷重围,同心协力,每人在采星宝库中自选散仙法宝一件,资以修行。”
“明彩、蓝巡二人联手阻止三凶攻势,救同门于千钧一发,功不可没,可赐他二人‘探手锦囊’各一副。”
众道长各自领命。
大陆极北,泉曲山脉。
一处地宫中,箭门五王拜在帝尊座下,杜、景、开、生、惊等五王遍体鳞伤,衣袍尽毁,狼狈至极,毫无先前王者傲气。
唯贺兰君珧几乎毫发无损,但一头秀发也是焦乱卷曲,独自站在帝尊身旁。
六王事败,全军覆没,险些葬送休门王性命,心中无不忐忑,良久未敢起身。
座上建木帝尊长须如墨,面如高山清溪,一身玄袍玉带,金冠宝靴,真如帝王一般。他从座中走下,身材高大欣长,将五王一一扶起,把着众王臂膀,如兄弟一般。
“久疏战阵,诸王不必自责。”
“取酒来。”
七八个美貌侍女从一侧鱼贯而出,捧出玉瓶琼浆,建木帝尊自取一杯,遂与诸王共饮。
“云、海、山三门渊源流长,同宗同脉。”建木帝尊观杯中酒道:“此次小酌浅尝,不过试试酒中味尔。”
他遂邀众王落座。
“原以为那新来的掌门立足未稳,便去挫挫威风——未想羽门一峰主竟也是真仙高手,可见世间深藏不露者,大有人在。”
“我等志在天下,应自知绝非一帆风顺,要以最终之胜利定成败,其它无谓一切皆可抛诸脑后!”
但建木帝尊复幽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