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到滨海以后,一来因为我生性喜静,不喜欢人多喧闹的地方,二来因为工作,需要多花点时间思考和整理手头的技术资料,所以除了在五一假期去看了看近旁的大沽炮台遗址博物馆和北塘古镇,再就是为散步去了几次于家堡的海河滨河公园和潮音寺前的海河滨河栈道,对其它的天津名胜景点却一无所知。
五月份的某一日,忽而看到中铁某设计院的曹同学发的朋友圈,微聊才知道天津站附近的海河夜景颇为绚丽,常有解放桥启闭之盛况,而近旁又有被誉为“天津之眼”者,实值得一观,便相约闲暇时聚同学好友共赏。
时间转瞬至八月,因山西项目出差,在山上呆了一周,弄得身心俱疲。回来后休息了两天,唐山的同学王博士又约相聚,便知会曹同学,要一起到天津共赏海河夜景。曹同学得信大喜。
次日下午,我和王博士依约各赴天津,曹同学早携其先生和公子定好餐厅,并特置家乡美酒虚席以待,意甚殷殷,我和王博士闻之均感动不已。不一时,我乘城铁至,而曹同学发讯已亲至站前迎候。忙按指引出地道,上扶梯,到站前广场,于人丛中惴惴寻视——却于倾刻间见一端装女士迎面走来,玉手轻摇,正是也已识出我的曹同学,而其眉目笑容竟几乎与记忆中无二!
相互寒喧后,我和曹同学就略往旁边走了几步,然后面朝出站方向立着边聊天边等王博士到来。不一刻,王博士发消息来,我到了,你们在哪儿?
我发起了位置共享,一看王博士果然即将到跟前,就故意往后退了几步,想也借此机会试试博士的眼神。
然后,就见着深色T恤、一幅学者派头的王博士斜挎着肩包从人丛中钻出,看了一眼手机,就径直迈着大步朝我们走过来了。还离着十几步远,王博士便似乎已认出曹同学,一边笑呵呵地伸出大手,一边加快了步子:哈哈,老同学,老同学!
曹同学早笑吟吟地伸手迎了过去,两位握了一下手,就站在那里寒喧起来。我则站在一步远的地方笑咪咪地看着他俩。
略一刻,曹同学说,咱们往那边走吧,老卫(同学的丈夫)已在餐厅相候,咱们过去边吃边聊。在曹同学引领下,我们走过铁桥,再往前不远就到了——原来有名的青年餐厅就在解放桥跟前,晚饭后出来看海河夜景格外方便,足见老同学安排用心。
进得餐厅,只见里面环境优雅,颇具现代感,两侧坐满了吃饭的游客。服务生引着我们径直往里走向一个圆桌,桌前一位戴眼镜的先生见我们过来赶紧站起来招手致意——他原来就是曹同学的先生老卫;旁边腼腆地站着一位高个子青年,我想那自然就是他家公子了。
寒喧握手毕,在老卫的招呼下我们各自落坐。落坐后,趁着老卫斟酒的时机,我忍不住多打量了他几眼——见其着黑色短袖T恤,满面笑容,一举一动沉稳有序,颇有绅士风度。而其公子此时亦非常大方有度,热情地为我们添茶倒水,足显家风。
不一时,酒满菜齐,老*首先以地主身份携全家举杯致意,祝贺我们同学三人一别二十余年再得聚首,并庆贺各自多年奋斗均业有所成、家庭美满(看这说辞,真不愧是企业老总啊)。
三杯过后,王博士和我也依次举杯,各发感言,而后曹同学又单独举杯。如此你来我往,穿插一些同学趣事、家常里短,不知不觉间竟酒酣饭饱。看看餐厅内已人员稀落,窗外夜色已沉,王博士便提议结帐离席。老卫和曹同学也看出我与博士已不胜酒力,便欣然而起,引路出门。
出门走了不几步就到了解放桥上,只见桥上人群耸动,热闹非凡,海河水上游船亮着彩灯,徐徐而行,不少人忙着拍照留影。
我和王博士相携而行,也趁着尚且头脑清醒,寻机在桥上摆个pose央人卡了几张合影以作纪念。老卫和曹同学则一路相随,周全照应。
一时过得桥来,我跟王博士聊得兴起,加上略感酒意,便把周遭景致置于脑后,也顾不得再夜赏什么天津之眼,执意要回酒店。老卫和曹同学却坚持相送,一路陪我俩走到酒店,才依依而别。
我和王博士回到房间,又聊了一会儿,忽然酒劲上来了,便就势趟倒,一秒入眠。半夜听得博士鼾声微起,断续呓语:……好……好酒……
我不觉莞尔,翻了个身,一觉睡到了天明。早上依稀记得,那晚梦见和一众同学登上了那架号称天津之眼的摩天轮,我们一起唱着歌,歌声笼罩了整个灯光灿烂的海河。
(完)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