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45章 微服私访与洞察隐忧 (1/2)

国家在诸多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斐然成就,边境安稳,新域开拓进展顺利,民心也日益凝聚,可苏瑶和太子并未被眼前的繁华表象全然蒙蔽双眼。他们深知,朝堂之上所听闻的汇报,往往经过层层传递,或许会遗漏一些民间真实存在的问题与隐忧。为了能更真切地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摸清国家发展过程中那些潜藏在暗处的症结所在,苏瑶和太子决定微服私访。

他们换上了寻常百姓的衣裳,只带了几名武艺高强且行事谨慎的侍卫,悄然离开了京城,踏上了这探寻民间真相的旅途。第一站,他们选择了一个曾经饱受战乱之苦,后又在重建复兴中逐渐恢复生机的边境小城。

踏入小城,街道上熙熙攘攘,往来的商旅、叫卖的小贩以及穿梭其中的百姓,让这座小城看起来颇为热闹。太子和苏瑶混入人群,边走边听着周围人的交谈。他们发现,虽然小城表面繁荣,但百姓们的生活仍有着不少难处。一些做小本生意的商贩抱怨着赋税虽较之前有所减轻,可各种名目的杂税却依旧繁多,使得他们辛苦经营所得的利润大打折扣。而那些靠给商铺做工维持生计的百姓,则愁于工钱增长缓慢,难以应对家中日益增多的开销,尤其是家中若有人生病,昂贵的医药费用更是让他们不堪重负。

苏瑶和太子不动声色地走进一家茶馆,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两碗茶,静静聆听着周围茶客们的闲聊。从他们的话语中,得知这小城的治安在夜晚也存在隐患,常有盗窃之事发生,百姓们夜间出门都得小心翼翼,生怕遭遇不测。而且,当地的学堂师资力量依旧薄弱,孩子们能学到的知识有限,很多有学识的先生都更愿意去繁华的大城市任教,毕竟那里待遇更好,发展机会也更多。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苏瑶和太子心中沉重,他们没想到在朝廷大力扶持边境发展的情况下,还存在这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离开茶馆,他们又走访了几家普通百姓的住所。看到许多人家的房屋虽已在重建后焕然一新,但屋内的陈设却极为简陋,一些百姓甚至还在为冬日取暖的炭火不够用而发愁。

告别了边境小城,他们继续往内陆前行,来到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郡县。此时正值农忙时节,田间地头满是劳作的农民身影。太子和苏瑶走进农田,主动与农民们攀谈起来。农民们看到这两位看起来和善的陌生人,也没了拘束,纷纷倒起了苦水。原来,尽管朝廷推广了不少新的种植技术,也引进了优良的种子,但水利设施的维护却不尽如人意,时常出现灌溉用水不足的情况,导致庄稼收成受到影响。

而且,当地的粮价波动较大,丰收时粮商们压低价格收购,使得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若是遇上灾年,粮食短缺,粮价飞涨,百姓们又要为购买粮食而发愁。此外,农村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郎中数量稀少,一旦有人染上重病,往往只能听天由命。

苏瑶和太子一边安慰着农民们,一边将这些问题默默记在心里。他们又走访了郡县里的集市,发现市场管理颇为混乱,缺斤少两、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而负责监管的官员却时常不见踪影,似乎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继续前行,他们来到了一座新兴的商业城市。这座城市高楼林立,商铺鳞次栉比,尽显繁华之态。然而,深入其中,他们发现繁华背后同样藏着诸多问题。城市里贫富差距极为明显,富人们住在奢华的宅院,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那些在工坊里做工的普通工人,却住在拥挤潮湿的棚户区内,生活环境恶劣,还时常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在城市的角落里,还有一些流浪的孤儿和无家可归的老人,他们无人照顾,只能靠乞讨为生。苏瑶看到这般景象,眼眶泛红,心中满是不忍。太子则眉头紧皱,暗暗自责没能让国家的发展惠及每一个人。

更让他们揪心的是,在与一些普通百姓的交谈中,得知此地竟有一些恶霸势力,与官府中的部分腐败官员相互勾结,欺压百姓,强占百姓的土地和财产,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份苦楚。

微服私访的这一路上,苏瑶和太子看到了国家在蓬勃发展过程中被掩盖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瘤,若不及时清除,迟早会侵蚀国家健康发展的肌体,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繁荣稳定。

回到京城后,苏瑶和太子立刻召集朝中的大臣们,将一路上所见所闻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大臣们听闻后,皆是震惊不已,他们没想到在自己的治理下,民间还存在着这么多的苦难。

太子面色凝重地下达命令,要求户部立即着手清查各地赋税情况,去除那些不合理的杂税,同时制定更为合理的税收政策,确保既能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又能减轻百姓负担。对于各地的治安问题,责令刑部与兵部协同合作,增派巡逻兵力到治安薄弱的地区,严厉打击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并且建立长效的治安管理机制,让百姓能够安心生活。

在教育方面,由礼部牵头,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先生前往偏远地区任教,提高他们的待遇,同时加大对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