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发现有错误,请点击报错哦!

第三十七章 老朱:你一句话,上万人头落地? (1/2)

【同时还下了两道命令。】

【一个,是将北京正在进行都城建造工作的军队以及工匠,这其中有外地来的,马上遣散返回原籍。】

【因为朱棣感觉到有人要借机搞破坏。】

【二是命令冀州、山海关、真定、扬州等地的部队戒严,防止事态扩大。】

【安远侯,柳生到达山东之后,就用了6天就平息了叛乱。】

【歼贼2000,俘获4000。】

【对于被俘的这些人,处理也和以往明显不一样。】

【明朝处理民变都是首恶必办,胁从不问。】

【基本上就是戍边或者是流放,这就够了。】

【而这一次不一样,对待这4000人,全部就地征伐,一个不留。】

【鳌山指挥佥事王真,破其他的州县,也是尽戮之。】

【就是全部杀掉。】

【明显就不是按照民变去处理的。】

【叛乱被平息之后,朱棣他得追究责任人。】

【山东布政使2人,参政2人,参议1人。】

【山东按察使1人,按察副使2人,佥事4人,一共12个。】

【这些人,全部以纵容、放纵叛乱的罪名被处死。】

【山东一级的主官差不多,应该被朱棣团灭。】

【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惊贼郡县吏皆气势。】

【就凡是闹贼或者是乱贼经过的郡县官吏,全部都给斩了。】

【这个就太厉害了。】

【明朝一个县里面,知县、县城主部也就那么几个官,但是吏比较多。】

【一个县有几百甚至上千个吏,都是正常的。】

【朱棣这一句话,整个山东有可能就是几千,甚至上万个人头落地。】

【朱棣具体杀了多少官吏,明史没有记载。】

【不仅仅是没有记载,而且他还颠倒黑白,把这次叛乱说成了是反抗朱棣暴政的一次农民起义。】

【就是史书记载的白莲教唐赛儿起义。】

【他把这个锅甩给了朱棣,迁都和修运河。】

【朱棣迁都修运河,其实只用两种人。】

【一个是军队,一个是职业的工匠。】

【军队领军辖工匠,他领工资,朱棣那都是花了钱的。】

【所以山东的人民群众不仅不会有负担,还能增加就业岗位。】

【这么看来,这次叛乱就是文官不满朱棣迁都,然后制造的一次暴乱。】

【朱棣就是因为这件事儿才设立的东厂。】

【之后,明朝其实多次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比如朱瞻基继位的第二年,汉王朱高煦反叛。】

【朱高煦的封地就安乐县一个县城,他还连一个护卫都没有,要是没有人忽悠他,他不可能造反。】

【还有明武宗朱厚照时期,江西宁王反叛。】

【他那事件十分明显,明史都已经记下来了。】

【内阁首府杨廷和,还有兵部就明目张胆的增加了宁王的护卫。】

【就支持宁王造反。】

【这都是内阁对皇帝不满的时候,勾结外部势力,然后向皇帝施压。】

永乐二十年。

这个时候的朱棣一家,都是这样看着天幕的内容。

“爷爷,您当时,到底是几月设立的东厂啊,怎么连这种事情,史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记载!这群史官,真是欠管教了!”

朱瞻基看着他们都内容,愤愤道。

“呵呵,他们记不清,咱自己记得清楚。”

朱棣只是微微的笑了一声。

这一下,几乎就是皮笑肉不笑的。

因为,关于东厂设立的时间,他都并不在意了。

朱棣在这个,关于自己设立东厂的天幕里面,发现了意外的收获。

而这个时候的朱高炽,他也是一下看出了自己老爹的心思。

表面是比较多祥和,但是实际上,他已经算是有些愤怒了。

朱棣的眼睛里,都是泛起了红色的血丝。

他也是在看着一个点。

在场的众人,他们都是看的十分的清楚。

永乐大帝,正在紧紧的盯着眼前的汉王朱高煦!

这一刻,人群之中的汉王朱高煦,他几乎已经是吓傻了。

汉王的脑子里面,已经是嗡嗡的响了起来。

造反?

他汉王造反?

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信。

不过,却是实实在在的被记录在案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第一章 奇葩的面试发布

0/500